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 刘小红) 今年以来,江西省委、省政府将就业困难人员低成本创业工作列入重要民生实事,省、市人社部门相继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并出台了实施方案。赣州市赣县区迅速行动,自我加压、主动作为,聚焦就业困难群体,创新构建“滴灌式帮扶+赋能型服务”模式,累计扶持27名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成功创业,带动就业42人,创业者月均增收2800多元,真正实现了“低成本撬动大民生”。
“精准化”识别,筑牢帮扶根基
优化方案,多网宣传。在省、市方案的基础上,赣县区结合区情实际,制订出台了《赣县区支持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到乡镇、社区临时摊点经营场所低成本创业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内容、服务对象、扶持人数及实施步骤等。同时,组织乡镇、城市社区召开了动员部署会,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在赣县区融媒体中心《赣县宣传》公众号发布报名公告,通过集中转发宣传,短期阅读量突破42万人次。多种网络的高频次宣传,将低成本创业的惠民政策送到了群众的心中。
立体摸排,分类建档。赣县区将人社一体化系统登记在册的就业困难人员数据导出筛查精准锁定对象;组织乡镇(社区)干部入户宣传,重点围绕零就业家庭成员、符合相关条件的残疾人员、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因承包土地被征收而失去土地的人员、脱贫劳动力、未消除风险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退捕渔民等实行网格化摸排,对有创业意愿的对象协助做好就业困难人员身份认定和政策申报;赣县区就业中心工作人员分成12个摸排小组,深入城区人员密集区域开展政策宣传,广泛收集创业需求信息。通过立体化的摸排,逐步建立起“就业困难人员低成本创业需求”基础数据库,并结合需求信息建档立卡,实行分类管理。
部门联动,精准识别。赣县区协调区民政局、农业农村局、残联等单位部门对摸排上来的对象进行残疾人、低保户、脱贫劳动力、监测对象、退捕渔民等身份信息核查,确保扶持对象的精准识别。同时,将拟扶持对象名单在政务公开网上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夯实帮扶基础,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精细化”施策,破解核心梗阻
载体支撑,“降本创业”。协调赣县区城管、市监、卫健、城市社区管委会等单位部门,在梅林镇、茅店镇人口聚居区域设立人社部门扶持的摆摊创业帮扶点,免费提供给创业者摆摊使用;赣县区人社部门一次性定制了27辆四轮推车,每辆成本3980元,免费租借给创业者用作摆摊设备。通过多点布局,靶向扶持,打造创业支撑载体,有效降低创业成本。
资金活水,“轻装快跑”。按照总额5000元的标准,扣除3980元摆摊设备款,赣县区对稳定经营6个月的创业者将兑现剩余1020元资金补贴;从现有创业贷款额度中专门安排300万元贴息贷款资金,提供给确有需求的创业者经营周转使用。设备免租破冰,信贷活水扶持,多元资金合力搅活了低成本创业的一江春水,真正让创业者实现了轻装前行稳步发展。
政策集成,“减负增效”。赣县区人社部门将低成本创业者纳入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范围重点扶持;赣县区民政部门为自主创业的低保户、失地农民优先保障待遇发放,解除了后顾之忧;赣县区农业农村部门对脱贫劳动力、监测对象、退捕渔民等创业给予政策倾斜;赣县区残联将残疾人创业作为自强不息典型加以塑造宣传等。多重政策叠加,有效地减轻了创业者负担,显著提升了创业成功率和就业带动能力。
“精感化”赋能,激活内生动力
技能培训,“授人以渔”。结合大部分低成本创业者选择卖早餐和卖宵夜的实际,赣县区就业中心专门开设特色小吃培训班,将具有本地特色的艾米粿、炸鱼巴、南瓜饼等风味小吃搬上讲台,学员动手实操,让创业者真正掌握一技之长。
创业指导,“全程护航”。赣县区从人社、市监、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及相关企业中选聘30位优秀干部组建创业导师队伍,对低成本创业者开展创业全过程指导服务,帮助创业者树立信心、规避风险,真正为就业困难人员低成本创业保驾护航。在创业指导专家从选点、选品和管理服务等全过程专业培训下,赣县区“4050”人员曾文平已成功实现自主创业卖农特产品。
温情相伴,“心火永燃”。赣县区就业中心安排干部职工对27位低成本创业者实行“一对一”帮扶。通过结对帮扶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创业者的经营需求,切实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用就业干部的一片热心温情去点燃就业困难人员的创业热情。
近年来,赣县区始终遵循“精准是前提,降本是核心,赋能是根本”的工作思路,将“大水漫灌”变“精准滴灌”,通过载体扶持与政策集成,将创业启动门槛降至最低。同时,将技能培训和创指导融入人社部门的贴心服务,打造“扶上马送一程”的全周期服务体系,赋能一人,带动一片,最终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功能性转变,有效激活了创业者的内生动力。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