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王馨文报道:7月16日,“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路上学党史”采访调研团一行来到赣州市于都县祁禄山镇,重走了一条迄今为止长征沿线保存最为完整、最原生态的红军长征小道。
红军长征小道位于金沙村,全长19.34公里。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渡过于都河后,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以及红三军团、红五军团和红八军团就是从这里秘密行军,向西进发,突破了第一道封锁线。
整个小道风景优美,古木参天,竹海浩荡,茂密的树林里,泥泞的小路上,留下了红军长征的光辉印迹,也见证了新时代中华儿女的奋斗足迹。它保留了诸如思源井、登贤县苏维埃政府、游击战战场等重要的遗址遗迹,走在狭窄曲折的道路上,每一步都仿佛与历史的脉搏共振,深刻体会着红军长征途中那份难以言喻的艰辛与不易。沿途所见,不仅是大自然的壮丽,更是革命斗争的艰辛写照。
“为了躲避敌机的侦察,中央红军只能昼伏夜行,我们脚下现在走的这条路,就是红军曾经走过的……”赣州市文化旅游讲解员胡石招介绍,“自从红军长征小道开发以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去年接待量达到了30多万人次。”
为了让深厚的红色文化发挥最大价值,于都县祁禄山镇将红色与文旅、研学有机结合,推出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精品线路,走出了一条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从历史的长河走来,祁禄山镇是一座有近1100年历史的文化古镇,赓续了红色基因的坚守和传承,今天的祁禄山,以匠心为时代开新路,以振兴为人民谋福祉,向幸福再出发。祁禄山镇已被列为赣州市第二批新型城镇化示范镇,红军长征小道列入了国家长征步道,被评为江西省示范健身步道、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我们把红军长征小道沿途几个村串联成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农家乐、民宿等业态发展,以及蜂蜜、油茶等特色农产品销售,村民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祁禄山镇党委副书记谢锐介绍,该镇还计划采取“企业+合作社+村民”模式,进一步做大红色旅游产业。
在这片被历史深情抚摸过的土地上,祁禄山镇正以崭新的姿态,踏上新时代的长征路。红军长征小道不仅是一条通往胜利的历史之路,更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红色基因与激发乡村振兴活力的桥梁。村民们的笑容里,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先辈英勇事迹的自豪。未来的日子里,祁禄山镇将继续以红色文化为魂,以绿色发展为本,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让这片红色热土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