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讯 通讯员米东峰、雷国民、刘滨报道:日前,信丰县成立市容环境、园区环境、圩镇环境、农村环境4个专项工作组,成立综合督导组和综合办公室,以全新的组织构架畅通推进机制,以空前的力度强化督导考核。2019年,该县城乡面貌取得了较大变化。今年,该县又把城乡环境整治作为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先行区的应有之义,持续立体式打好城区园区、圩镇、村组三个层面的“组合拳”,助力“城乡更美”目标实现,也使橙乡信丰人民群众笑开颜。
打好“十个主”+“网格化”的“组合拳”,使城区园区环境更有品位
日前,在该县的北大门北互通交通枢纽,只见周边的基础设施和环境焕然一新。走在该县的城市中轴线——迎宾大道上,这条长8.9公里,宽64米,道路两边经过统一立面改造,且绿树成荫的“迎宾示范路”,给人一种大气、惬意的感觉。
围绕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示范先行区和赣州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该县紧盯城区环境整治短板弱项、重点区域、突出问题,按照“做优城市主轴线、修复桃江主水系、做靓城市主街道、做强城市主建筑、显现城市主风格、畅通城市主干道、做美城市主入口、优化城市主公园、科学选择主花木、做大城市主产业”的“十个主”思路,精心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该县力促城市环境更加美丽,城市功能更趋完善。2019年,深入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实现城区园区全覆盖。持续开展“背街小巷”“小街小巷”整治,新(改)建公厕40座、临时(公共)停车场11个、垃圾中转站6座,改造污水管网11.34公里。全市首家县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规范运行,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绿意盎然、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桃江湿地公园二期快速推进,成为群众的又一好去处。今年以来,该县又对每个网格安排20万元经费,鼓励网格募集社会资金,对于募集资金,县财政按1:1比例配套奖补,最高可奖50万元,用于补短板、优环境。同时,该县还启动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既在环境整治上治标,更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上治本。2019年以来,该县不断加大投入,大力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85个城建项目全面完工。高质推进产城融合,高新大道等6条道路通车,框架进一步拉开,环境进一步改善。新泓职教园、橙乡体育公园、幸福里集市等配套设施建成投用。作为全省首批产城融合示范区,一座现代化高品质、美丽环境的产业新城初具雏形、成为靓丽名片。同时,该县高标准建设高铁新区,加快高铁站、站前广场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今年5月份以来,该县针对城南片区环境脏乱差现象,以高标准建设高铁新区为契机,高质量、高标准、快速度推进城南棚户区改造,从根本上改变城南片区原先脏乱差的环境,目前已经测绘评估600多户,取得了初步成效。
打好“十个一”+“示范镇引领”的“组合拳”,使圩镇环境更有温度
“现在政府就是好,公园都建到了我们家门口,真的是太幸福了。”日前,该县西牛镇居民邹先生在该县的橙乡公园一边散步,一边高兴地说。橙乡公园位于该县西牛镇,建设面积2.8万平方米,公园内含景石、广场、游步道等公共设施,成为了西牛镇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2019年以来,该县坚持“大投入、大民生”的理念,对每个圩镇安排2000万元,全面推进以“一座农贸市场、一个社区党建示范点、一个公共停车场、一个公园、一个运动健身广场、一批公厕、一个文化综合站、一条景观示范街道、一座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批雨污分流管网”为主要内容的“十个一”工程,圩镇面貌发生根本性、历史性变化,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难、买菜难、停车难、如厕难、健身难等问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同时,该县发挥大塘埠示范镇建设引领作用,以“十个一”项目建设为抓手,按照以人为本、规划先行、产业支撑、共建共享、示范带动、彰显特色的基本原则,全面推进示范镇建设。2019年,该县在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评估中,取得了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绩。
今年以来,该县又持续对每个圩镇安排2000万元,高品质推进圩镇“十个一”工程建设,抓好古陂市级示范镇建设、大塘埠示范镇提升,并以点带面,推动16个乡镇高标准建设,使圩镇环境大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大提升。
打好“四得”+“四精”的“组合拳”,使农村人居环境更有质感
“刚开始,有的村民可能有点不乐意,现在看到我们村里的环境那么好,大家都没有意见了,也终于明白了政府是真的为大家好!”日前,作为该县第一个整村通过县级空心房清零验收的嘉定镇金龙村村民张书德说。
2019年以来,该县按照“拆得彻底、清得干净、整得美观、管得规范”的要求,围绕“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的目标,持续全面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拆除空心房52万平方米、破旧栏厕21万平方米,修缮土坯房49万平方米。在新农村建设上,高标准打造了新龙、长岗、多彩安芫、秀美山塘、坝上人家等16个功能完善、各具特色的中心村,完成397个新农村建设点任务,村容村貌大为提升。在推进“厕所革命”中,该县按照“户厕抓提升,公厕抓覆盖”的思路,全县共完成户厕改造3269户,完成率108.9%。新(改、扩)建公厕62座,完成率112.7%。在农村垃圾治理上,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全县保洁清运工作已步入全覆盖、全天候、常态化、专业化轨道,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垃圾收运模式,在全市率先吸引社会资金4.37亿元建设了日处理能力800吨的县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上,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9个,2019年被列为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县。
今年以来,该县又做到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确保6月底前所有村小组“拆得彻底”实现清零,12月底前“清得干净”实现清零。同时,纵深推进397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点完成“七改三网”建设,完善“8+4”公共服务配套,并重点打造36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完成农村厕所革命和污水治理,全面开工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巩固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效,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扎实推进绿色殡葬改革,持续深化移风易俗,涵养文明新风。目前,该县按照县级验收标准对全县3924个小组进行空心房“清零”验收,已经通过验收3347个。
同时,该县还做好交通干道沿线环境整治工作,做到高起点规划,对全县交通干道沿线立面整治按照“青灰斜檐(坡顶)、白色墙体、枣红腰线、清灰地脚线”的简约“新唐风”风格进行设计后,对1.8万栋房屋统一立面整治,并对地面道路、排水、绿化、亮化等工程同步规划、同步推进,沿线环境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如今,该县城乡环境“城乡美、功能全、环境优、产业兴、群众乐”的幸福画卷正越来越清晰。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