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犹一夫妇养“金兔子”领村民共奔致富路
六月,烈日当空,上犹县油石乡新田村全博兔业的大棚里却凉风阵阵,张爱华正在棚里打理着一群兔子。这些年,她养殖肉兔不仅使自己走上了致富路,更带动了村里的乡亲实现增收。
张爱华本是一名公司职工,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电视上看到了兔养殖的节目,对养兔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她还清晰记得,节目上提到“兔是草食动物,具有投资少、周期短、繁殖率高、见效快和饲养技术简单,是敲开致富门的理想选择。”随即,张爱华与丈夫蔡凯的想法一拍即合,夫妻俩双双辞去轻松安逸的工作,回乡办兔场。
张爱华正在查看兔子的情况。
创业伊始,两人想尽办法克服了缺资金、缺技术的困难,边做边学,艰苦地经营着兔场。白天,他们蹲守在兔舍观察兔子、做好记录,晚上,按照惯例检查兔舍的水电风是。工作所需,两人索性把“家”搬进了兔场,寸步不离干事业。
在张爱华夫妻俩的精心呵护下,400只种兔生产顺利,半年后存栏量便达20000多只,月均纯收入逾万元。获得了第一捅金的他们,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如今存栏肉兔近30000只、种兔1300只,年出栏量60000多只,肉兔远销省内外。
为带领更多乡亲脱贫致富,由乡村干部牵线搭桥,村党支部书记引领发力,张爱华夫妻成立了合作社+农户,吸纳周边贫困户46人就业。通过免费培训、提供技术、供苗回购、包销售等形式,张爱华夫妻最大程度地减少农户和贫困户的市场风险,加快贫困户致富步伐。目前,已有120余户村民签订了合作协议。2019年,张爱华被当地评为“致富带头人”。
张爱华正在查看兔子的情况。
随着养殖产业的推进,张爱华加大投入,建成集饲料加工、养殖、餐饮、户外烧烤、乡村旅游、兔肉文化推广为一体的产业链,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决心把兔业做大做强。
“养兔既给了我乐趣,又给了我财富,还带动了贫困户就业、脱贫。从今以后,我还要让他们在脱贫路上走稳、走实、走向富裕。”张爱华信心满满。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