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这个道理妇孺皆知
然而有些人却捏造证据
提起虚假诉讼
意图通过司法手段
将本属他人的财物占为己有
到头来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因触犯刑律身陷囹圄
案情摘要
被告人张某明和证人张某平系堂兄弟,张某平和被告人罗某松系多年同窗,张某平和被告人肖某是朋友关系。肖某在赣县等地做工程向张某平借款,张某平则向张某明、罗某松等人借款,其中,部分款项由上述人员直接转账给肖某。后肖某无力偿还借款,张某明、肖某、罗某松、张某平协商债权债务转让事宜但未果。之后,被告人张某明与肖某捏造三张金额为660万元、600万元、520万元的借条分别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人肖某归还上述借款。被告人罗某松与被告人肖某捏造403万元的借条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人肖某归还借款。
在案件调解过程中,被告人张某明、罗某松与被告人肖某恶意串通,随意勾选银行流水以凑足借条上的金额。待民事调解书生效后,被告人张某明、罗某松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达到与其他债权人同样按资分配肖某被冻结款项的权益,以实现不法利益。因被告人肖某、张某明、罗某松虚构借款数额特别巨大,导致其他债权人权益受损而上访,法院依法对上述案件进行再审。经再审,法院判决被告人肖某分别欠被告人张某明、罗某松130万元和19.7万元,被告人张某明、罗某松与肖某均服判。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肖某、张某明、罗某松为在被告人肖某特定的执行标的款中分得更多份额,恶意串通,在民事调解过程中提供虚假的银行流水,虚构借款数额,导致法院对民事案件进行再审,严重妨害了司法秩序,三被告人的行为均已构成虚假诉讼罪。
法院判决
对三名被告人分别判处二年六个月至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至1万元不等的罚金。
就这样,
三名被告人为满足私欲
提起了虚假的民事诉讼
最终
蔑视法律、挑战法律的人
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有小伙伴们问啥叫虚假诉讼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条链接
晚妹想说:诚实信用是和谐社会、公正司法的基石。民事诉讼法对不诚信诉讼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现实中仍有许多“聪明人”仗着自己的“小聪明”企图混淆视听,殊不知其已触犯了法律。
来源: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