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是扶贫产品开始大量上市的季节,为进一步推动消费扶贫行动,扩大扶贫产品销售,激发市场消费潜力,国务院扶贫办等11个部门组织开展以“万企参与,亿人同行”为主题的全国消费扶贫月活动。这既标志着消费扶贫行动的正式启动,也标志着消费扶贫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打赢脱贫攻坚战发展产业是关键。随着脱贫攻坚战不断的深入,许多地方因地制宜,大力的发展特色产业,有的靠黄花走上了脱贫致富路,有的靠黑木耳摆脱了贫困,有的靠磨菇增收致富。走发展产业致富的道路,既要“产”还要“销”,只有将产品卖出去,并且卖个好价钱,劳动的价值才能实现。“消费扶贫月”开辟绿色通道,为扶贫产品“量身定做”,人人都来关注,并伸出援助之手,让消费扶贫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7月份入汛以来的灾情影响,给农产品销售带来一定的阻力,抓好消费扶贫,稳住产业,稳定和提高贫困群众收入,“消费扶贫月”是应对解决突出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开展全国消费扶贫月活动,从线上到线下,从局部到全面,打广告、造声势,不断的延伸消费的长度,增加消费的厚度,以消费扶贫为着力点,让特色农产品的价值得以兑现,进一步调动农民群众发展产业、勤劳致富的积极性,把疫情、灾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劲动力。
消费扶贫提升内生动力,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贫困地区的特色产品是人们所需要的食用品和生活用品,在上海的餐厅品尝西藏生产的青稞,在北京的饭馆挑选云南生产的火腿…..贫困地区的特色产品与消费者相遇,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走出了一条持续扶贫之路。贫困群众生产的农产品销售有保证,犹如吃了“定心丸”,激发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运用新技术,采用新品种,扩大面积,增加数量,想方设法去发展种植业或养殖业。“消费扶贫月”既是拉动内需,也是为脱贫攻坚助力,在9月这一收获的季节,让农产品兑现成真金白银,为贫困送上一份实实在在的厚礼。
消费扶贫常态化,助力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随着脱贫攻坚不断的深入,消费扶贫的分量快速加大。不论是单位还是个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贫困地区产品,一些地方与贫困地区“结对子”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一些单位食堂专供贫困村产品。如,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扶贫产品“五进”(进机关食堂、学校食堂、医院食堂、企业食堂和交易市场)活动,推动各级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各类院校在“扶贫日”期间至少购买一次扶贫产品,引导干部职工自发购买贫困地区产品和到贫困地区旅游。“消费扶贫月”着眼于长远,为农产品销售造声势,将深山深处、远在天边的“宝贝”挖掘出来发挥价值,以此为契机构建社会扶贫长效机制,巩固脱贫、防返贫,加快乡村振兴发展。
为产品拓宽销路,为市场提供服务,“万企参与,亿人同行”,“消费扶贫月”激活“一池活水”,为贫困群众开辟黄金路,助力脱贫攻坚迈上新台阶。(林云)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