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民宿经济绘出渔村新风貌
“以前的西坑,环境脏乱差,田地被水淹没,村民只能靠捕鱼卖钱”曾照来,是廖洞村西坑小组的村民,从小在五渡港水库边生活了40来年,他如是说道。以前他主要靠在水库边打鱼生活,现在的他洗脚上岸,依靠丰富的旅游资源,开起了农家乐,平时给游人送餐,担起了村里的水库义务安全巡逻员。
拆旧500多平方米,新修水沟270多米,种植绿化树500多棵,绿化面积1200平方米,新修主干道400多米,小便道450多米,立面整治600平方米,修缮民宿4000多平方米,新建沿水库栈道300多米,修复码头2座,小组面貌焕然一新。
从2019年开始,万隆乡按照“五图一书”的标准作出了合理规划,充分挖掘特色文化,先后投资600多万元大力发展西坑旅游建设,涵括基础设施、立面改造、沿水库栈道、步行道及村庄绿化、房前屋后环境整治等项目,让这个昔日的贫困小渔村“脱胎换骨”,新农村美丽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现在的西坑迎来了美丽嬗变,相继开发了乡村民宿、野外垂钓等特色旅游项目,风景隽秀,宜居宜游,已然成为了乡村旅游的新坐标,周边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突破:交通瓶颈被破解,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下来
万隆地处偏远,位于信丰县西南边陲,距离县城31公里,曾经的万隆山高路远坑深。
“原来下趟县城办事往返要2个多小时,现在S454省道和旅游公路的开通一下子就省了20多分钟,上午出去午饭前即可返回,真是太方便了”村民李财生是禾江村的村民,谈起万隆的交通变化,啧啧称赞。
该乡重点围绕道路交通、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圩镇建设、民生工程等领域,攻坚克难,大干项目,打破了多年来制约万隆发展的“瓶颈”。先后启动了李庄至坪田省际公路、廖洞西坑渔村建设、公办幼儿园二期综合楼、万隆荷园二期、敬老院改扩建、圩镇美化亮化、干道立面改造、旗帜栋至卫生院道路提升等8个项目,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为了打破这个制约万隆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乡党委提出交通先行,聚焦破解交通瓶颈制约,坚持等级公路、乡村公路齐抓,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实施“畅通万隆”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努力形成四通八达、外通内畅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
修通一条公路,搞活一带流通,繁荣一地经济,富裕一方百姓。近年来,万隆乡在加速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紧紧围绕攻坚脱贫、农村特色产业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着力完善交通建设规划布局,有针对性优先实施农村“扶贫路”、“产业路”、“旅游路”项目建设。
2019年万隆交通环境大为改善,是变化最大的一年。S454省道项目A标段已基本完工并试行通车,B标段路基建设工程正在进行,旅游公路已通车,旗帜栋至卫生院道路已完成沥青路面铺设,大广高速复线施工顺利。扶贫项目有新进展。组织实施了2019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项目,有力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其中,2019年贫困户人居环境改善项目43.82万元;“大村长”项目29个,总投资240万元;“十二五”贫困村项目13个,总投资277.7万元,项目涵盖了水渠建设、安全饮水、道路硬化等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系列扶贫项目的实施,有力推进了精准扶贫“整改提升”工作。
如今的万隆乡,一条条宽阔、平坦、整洁的公路直达贫困村组,如长龙、似蛛网,在城镇和乡村间纵横延伸,不断为当地贫困百姓达小康输血造血,越来越多的“美丽小康村”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过去交通条件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特色产业的壮大和旅游资源的开发。随着农村脱贫攻坚、脱贫摘帽“最后一公里”的打通,乡村振兴的路子将越走越宽,一条条通往同步小康的大道不断延伸。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