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张美霞、记者王盛泉报道:隆冬时节,行走全南县龙源坝镇,别是一番景象,产业兴旺、功能完善、治理有效、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客家风情古镇展现眼前。
近年来,全南县以打造县域副中心为目标,以乡村振兴为着力点,以现代旅游为引爆点,坚持规划编制体系化、产业发展精细化、镇村建设景区化、长效管理制度化、党建引领示范化,以“客瑶古镇、山水胜地”为特色,全力推进龙源坝示范镇新型城镇化建设。
为了策应全南旅游产业首位发展,全南县邀请省城市规划设计院一流设计团队对龙源坝示范镇建设进行整体规划,以“一张蓝图干到底”的专项规划为统领,围绕“一江一街两区三路”的圩镇格局,完善功能配套,全面增强圩镇服务能力。新建5个公共停车场、2座公共厕所及1座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中心卫生院医技大楼、村级卫生室、幼儿园中小学校园配套设施、新农贸市场、压缩式垃圾中转站等项目;推进瑶族风情街及客家建筑风貌改造;实施弱电管网下地,完善路灯、消防、道路标识、旅游指示牌等配套设施。
借力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全南县持续唱响“龙源坝美如画”旅游品牌。以千年雅溪“古色”旅游资源为引,依托上窖保卫战遗址、炉坑共产主义大学遗址,写好“红色”旅游文章;依托三将军省级地质公园、雅溪国家级森林乡村、省级森林公园及狮子寨等绿色旅游资源,写好“绿色”旅游文章。同时,以雅凤1200余亩供港高山蔬菜基地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村组;以炉坑村灵芝产业和水背村、寨下村的吴茱萸种植带为中心,打造中药材种植示范积基地,形成产业支撑合力。
建立镇村组三位一体的卫生环境治理体系,破解镇村管理同步化难题,引进北控城市服务,将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保绿保洁等要求延伸至8个行政村,实现管理全覆盖,监管全天候。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6%以上,3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及200余个美丽宜居庭院脱颖而出;在镇区,管理队伍职业化、管理手段智慧化,以网格化治理模式压实管理责任。同时,引导村民自治,以乡风文明行动推动村镇风貌共治共享。
为推进龙源坝示范镇建设,全南县集中政策、力量、资源,除保障重点工程项目和脱贫攻坚外,优先向示范乡镇倾斜。截至目前,已向龙源坝镇投入近2000万元建设资金。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