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钟超、张青山、宋石长、记者王盛泉报道:从11亿元到1766亿元,存款余额增长160倍;从7亿元到1218亿元,贷款余额增长174倍;从17亿元到2190亿元,资产规模增长128倍;从困难重重到跻身“中国金融500强”......短短20年间,赣州银行从负债累累的城市信用社华丽蜕变,发展成为中部地区口碑优良的金融品牌,书写了赣州金融发展史上的精彩篇章。
“20年来,一代又一代赣银人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的本源,推进合规与发展和谐共生,推动改革与创新齐头并进,为赣州银行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全体赣银人定当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开启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站在时代发展的风口浪尖,赣州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刘相发如是说。
“中国最佳百姓银行”“中国银行业星级服务机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突出贡献奖”“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荣誉昭示未来,今日赣州银行,“稳”的基础在日益巩固,“进”的态势在不断延伸,高质量发展的路上,步履更加坚实与铿锵。
保持定力,回归本源
一一开创金融与实体互惠共赢良好局面
2020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也让实体经济遭遇危机。赣州银行的经营业绩却依然逆势上扬,各项经营指标健康发展。
业绩的背后,是一场场及时雨,一个个雪中送炭的暖心故事,也是赣州银行20年来始终坚持战略发展定力,坚守金融服务实体本源的体现。在这场全民抗疫战役中,全体赣银人用实际行动,为金融与实体经济和谐共生、互惠共赢写下了生动的注脚。
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折射的是决策者对发展的认识。
作为一家本土城市商业银行,赣州银行在发展中明确“专注主业、服务实体、服务民营、服务小微”的市场定位,在倾情服务中寻求突破——
聚焦主责主业,把中小微企业作为天然盟友,加大对地方重点项目、首位产业和普惠金融、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推动增长方式、盈利模式向高质量转变,实现高效益的增长;
推行银担“总对总”模式,在城市商业银行中率先开展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提高代偿效率和缓释风险,促进小微、“三农”授信业务健康、持续增长;
创新城市供应链金融模式,率先在国内通过运营主体、行业协会、政府、银行等多方合作,打造覆盖基地、批发、配送、集采全链条的城市供应链管理平台;
......
围绕服务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实体经济发展,仅2020年,赣州银行新增绿色产业贷款44亿元,新增小微贷款190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贷款78亿元)。其中,对防疫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新增和续做贷款253亿元,发放复工贷50亿元,办理再贴现45亿元,为3300余家企业解决了资金需求。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