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谢文军、曹云松报道:一支毛笔、一瓶墨汁、一叠白纸、一把尺子,这是吴钦贵20多年间每天都要见面的“老朋友”。仲夏的午后,和风轻拂,住在江西省赣州市张家围某小区的他,一如往常地坐到了书桌前。提笔抄录《中国共产党简史》时,满头银发、戴着老花镜的吴钦贵,那凝神静气、旁若无人的神态,顿时让人肃然起敬。
执着,23年毛笔抄书700万字
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吴钦贵,是中国农业银行赣州分行的一名退休干部,年轻时算得一手好账,后在农行的干部培训学校既干行政又当老师,培养出了不少专业人才。老了的他也一直没闲着,一晃眼毛笔抄书已经23年。
吴钦贵从小练习毛笔,有一定的书写基础。性格内向、喜欢安静、生活简单的他,从1998年开始正儿八经开始毛笔抄书。
“我抄的第一本书是《邓小平文选》,这一抄就没停下来……”吴钦贵说,刚开始主要是利用班后、周末休息时间抄,后来慢慢变成了八小时外最最主要的任务,“只要一有时间就抄书,有时周末一抄就是一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抄书”。
看着书架上的手抄书排放整齐,除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等领袖著述,还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以及国学智慧等等,全都装订成册、装帧精美,乍一看就像是印刷出版的正规图书,总共近30册,超过700万字。“粗略估算,抄誉的白打纸已有上万张。”吴钦贵补充道。
俗话说“字如其人”。吴钦贵的一卷卷手抄书自成一体,除了字迹娟秀、鲜有涂改之外,诸多细节也令人感叹。二十多年不间断、每天雷打不动至少两个小时,仅仅写坏的毛笔就有几百根,抄书早已成为吴钦贵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静心、耐心、安心、定心,是多年抄书收获的最大精神财富。”吴钦贵说,刚开始时心不定、手会晃,慢慢地才变得神定、心宁、手稳。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