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赣州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制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都市家教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萍乡 新余 鹰潭 赣州 宜春 上饶 吉安 抚州
   县市区共青城 | 进贤 | 吉水 | 南康 | 永修 | 南昌县 | 万载 | 安义 | 新建 | 永新
用镜头记录人间烟火
——记农业银行宁都县支行员工廖建生的光影世界
2021-06-18 20:11:56    来源:大江网
编辑:文人忠    作者:廖云萍
字体:   | 赣州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18507970533
赣州新闻热线:18507970533 网上曝料QQ:1342680324 站长:王盛泉(13803589582 )

  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谢文军、记者廖云萍报道:“相机从拿起来就再也没有放下过”。

  他一边说一边将镜头对准正在工作的环卫工人,微微半蹲、眼神专注地看着镜头,手指轻轻拨动焦圈,随着快门声响起,恰到好处的定格,一张环卫工人的画面有了生命力,让观众感受到人间烟火、自然之美。这位摄影师,就是农业银行宁都县支行员工廖建生。

婺源风景(廖建生 摄)

  “门外汉”的极致

  初见廖建生,微圆的脸型,休闲的穿着,平缓的语速,让人乍一眼便觉得随和亲近。细一聊,才知道他骨子里有那么一股韧劲:“我要把每件事都做好、做到极致。”

  廖建生的极致,不是说说而已。从1983年加入农业银行宁都县支行至今,不管是年龄稍小的“新兵”,还是资历已久的“老人”,对他都是赞不绝口。“他是一个非常踏实、努力肯干的人,无论任何时候工作效率都非常的好。”支行党委书记钟泳椿坦言,有时特意找廖建生工作中的差错都找不出来。

  廖建生的摄影生涯,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赣州学习之旅。正是这次学习,打开了他与摄影的“大门”。“当时是和同事一起去逛百货大楼,看到柜台上摆的相机特别有趣,向售货员详细了解后就立马买了下来。”廖建生回忆,那时候还是胶片相机,买胶卷花了12块,当时胶卷价格贵,也显得格外地珍贵,因为拍完这一张就再也没有了。

  “我没有受过专业的摄影训练,但我可以试着走进它们的世界,用镜头记录故事。”廖建生清楚地记得,1998年江西发生大洪水,宁都部分地区受涝严重,抢险的战士、志愿者、老百姓等群众都在抗洪一线。当时他拿着相机正拍摄一个农民工却被说道:“你不要拍我,你去拍他们(抗洪战士)。”当时的廖建生为了留下好看的照片,一有时间便往抗洪的地方跑,有时更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去拍摄。

  做到极致的韧劲,在摄影方面也得到很好的体现。勤奋好学加上善于钻研,廖建生的摄影技术越来越纯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参加多次摄影大赛获奖,更在2019年当选宁都县摄影家协会主席,成为农业银行赣州分行第一人。

参加完比赛的大姐在留影纪念(廖建生 摄)

  “记录者”的坚持

  拍摄照片是屏住呼吸,全部的官能都集中在一个点上,捕捉稍纵即逝的现实。就在那个瞬间,抓住一幅影像就成了巨大的身体和心灵的快乐。

  自从拥有了第一台相机以来,不管光阴如何流转、岗位怎样变动,廖建生一直坚持拍摄,算算如今已经三十五年了。对于他来说,拍摄纯粹是一种个人爱好,但廖建生把它定义为一种状态,“这是一种生活的状态,也是记录的状态。很多情况下,工作会有‘切分感’,而状态是连续的。”

  生活中、工作时的廖建生,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人。“在工作时,我会比较注重各个要素之间的锲合度,严格达到目标任务,但在生活里,我是一个比较随性的人……”即便如此,在农业银行宁都县支行的员工心目中,廖建生就是不折不扣的摄影“大咖”。在行里组织的各种活动中,他总是不辞辛劳、东奔西跑,为大家留下一帧又一帧珍贵的影像。

  在廖建生的镜头里,有坐在街边啃着馒头补充体力的环卫工,有在街头露天理发的老同志,有穿着厚重衣服裹得很严实的小摊主,有在公园游玩幸福的一家四口……尤其难得的是,廖建生的作品都是抓拍,然后征得被拍人的同意,做成相片送给被拍人。就为这,他个人就垫了不少钱,但看到接到照片时一张张笑脸,廖建生认为“这才是摄影的本义所在”。

  “那时候天天背着相机走在街上、巷子里拍摄老百姓,记录着属于那个时代的烟火气,”廖建生说,当时宁都县的建国街他几乎闭着眼就能走出来,街上几乎每一户人家都有免费给拍过照,街坊们跟他也特别熟悉,也时常叫他进去喝水、聊聊天。

  “生活需要记录者,那些努力生活的人们,他们工作的瞬间很美好,我用我的镜头帮他们记录下来。”廖建生说,这份记录,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历史,只不过是摄像师的镜头代替了史家的笔。

客家人在家族宗祠准备擂茶接待客人(廖建生 摄)

   “奋斗者”的风采

  摄影需有大局观,需预知被摄对象的下一步动作,把自己代入被摄对象,就能提前准备好,拍摄到精彩瞬间。农行宁都支行副行长陈雪生介绍:“这种大局观深入了廖建生的生活及工作中。有一次,一位50多岁的李女士前来咨询存款业务,廖建生通过跟李女士的沟通,变为李女士提供了最合适的存款方案。“农行员工服务质量真的很好,从我只言片语中了解到了我的问题,给我提供了最优方案,”李女士开心地说。

  从前那些走街串巷拍摄、为了能多拍两张而反复练习装胶卷、珍惜每一次按动快门的训练,让廖建生总能精准地捕捉到人文的精彩瞬间,还避免了大量低效重复的拍摄。

  “练习摄影技术,不仅能够锻炼人的意志,保证工作中集中注意力,提高效率,更能在潜移默化中拥有迎难而上、团队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廖建生说,摄影是需要不断练习的,要一步一个脚印,耐得住从量变到质变过程中的磨砺,工作亦是如此,不能急于求成,要掌握要领,由慢到快,有条不紊地做好事情。

  廖建生的拍摄生涯还将继续下去。面对未知,他充满期待,希望能持续用工作中的精神保持对摄影的热爱,能在自己的照片中让群众收获快乐,充实自己;他也将继续把镜头对准百姓生活,拍摄更多平凡人的故事。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106580009,3元/月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
点击排行
莲花发展集团
中国人保

稿件请投:1342680324@qq.com

中国江西网赣州分站新闻热线

主编:王盛泉 13803589582
手机:18507970533

热忱欢迎广大网友提供新闻线索!

微信爆料:13803589582

中国江西网赣州分站【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