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梁亿报道:近年来,农行江西赣州分行充分发挥服务乡村振兴国家队、主力军的作用,主动融入地方乡村振兴全局规划,倾情尽力、担当实干、主动作为,全力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7月末,全行涉农贷款余额288.89亿元,较年初净增33.57亿,同比多增15.67亿元,为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金融动力。
同治一方水带富一方人
金秋时节,走进石城县珠坑乡坳背村麒麟山,只见一条条村道干净整洁,花草树木郁郁葱葱,园区一口口池塘碧波荡漾,一条条休闲观光廊道诗情画意,一个个功能区游人如织,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不远处,几个村民在半山腰的脐橙园里辛勤劳作,陈南昌便是其中一个。
据陈南昌介绍,以前的麒麟山可没这么美,到处野草丛生,一片荒凉,山上光秃秃的,一到下雨天道路边都是泥沙,池塘里的水都是黄的。短短四年时间,荒山变成了“花果山”,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多亏了小勇老板,搞这个水土保持,我们这里现在种什么都好种了。”陈南昌述说着乡里翻天覆地的变化,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他口中的小勇老板就是江西铭鸿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小勇,也是市县两级创业致富带头人,曾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如今又多了一个“创业导师”的新身份。
2014年,石城县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冲锋号角。在深圳外贸生意做得风生水起黄小勇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背起行囊回到家乡,投身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我是在这里出生的,不论走多远总会想起家乡,当时就一心想回来发展农业,回报家乡。”当年黄小勇和几个朋友一起凑了六百万元,在坳背村及周边村庄流转了6000余亩农田和山林,成立了江西铭鸿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组建果蔬合作社,准备把坳背村建设成麒麟山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然而,2015年的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洪灾把他刚刚建好的路网、水渠都冲毁了,经济果林区更是大面积塌方,园区损失惨重。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2015年的5月19号,那一场洪水把我前期的投入都冲走了,那是我和几个股东辛辛苦苦在深圳打拼多年积攒下来的,一夜之间全部打水漂了,也把我的满腔热血浇的透心凉。我家里人都觉得这样做下去没有出路,让我回深圳去,好几个股东也是打起了退堂鼓。”回忆起那段痛苦的时光,黄小勇仍是百感交集。
“多亏了县政府和农行,在我手足无措时伸出了援助之手。特别是农行,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为我提供了50万贷款,让我们的园区得以重建。”黄小勇的言辞和眼神里充满感激。
都说,吃一堑,长一智。吃过水土流失之苦的黄小勇意识到要搞好园区首先还是要把水土治理好,不然再来一场洪水的话所有的投入还是会前功尽弃。有了农行的雪中送炭,性格坚毅的他重拾信心,迅速调整园区规划,实施林相改造和水土保持工程,将水土保持、乡村旅游融入园区建设,走“生态改良+乡村旅游”的发展新路。
经过四年多的综合治理,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园区的生态环境大为改善。石笼护坡等水土保持新工艺在全县推广,园区先后被评为赣州市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园、石城县产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江西省AAA级乡村旅游点。截至目前,公司及合作社累计向农户支付土地流转金额达300多万元,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100多个,发放务工工资达300余万元,利润分红38万元,通过“创业致富带头人”技术培训计划累计培训1300多人。
随着园区渐渐步入正轨,黄小勇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想要在园区大力发展民宿和餐饮,苦于手上资金不够,迟迟没有实施。
“我们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了小勇,给他推荐了‘乡村振兴贷’,今年2月我们给他的公司授信了200万元。这样一个有情怀、有责任心、有事业心的年轻人,我们支持他也算是履行农行的社会责任,响应国家号召,助力乡村振兴。”农行石城县支行行长唐文中如是说。
农行送贷“及时雨” “一粒红尘”稳扎根
“快来尝尝我们的香菇脆和红薯脆,松脆可口,真的很好吃。”江西一粒红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邓海洋正向大家介绍起他的冻干果蔬零食。
江西一粒红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山茶菇菌包生产种植、生态果蔬种植、菌包有机肥料加工、高能土壤调理剂研发生产、技术培训、果蔬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企业。公司现有3个工厂、1个专卖店、1个实验平台,核心工厂位于“千里赣江第一县”赣县区的南塘镇清溪村,占地面积143亩。公司创始人邓海洋先生是土生土长的江西老表,有20余年的菌类研发种植经历,掌握菌类专利种植技术,曾获浙江大学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称号。
“农行很关心我,又给我拿钱,又帮我卖货。去年疫情期间要不是农行的及时雨,我们公司可能要面临巨大的亏损。”邓海洋感叹道。
“去年受疫情影响很多餐饮店都停业了,连着我的山茶菌和水果蔬菜都卖不出去,看着仓库里堆积成山的山茶菌和果蔬我心里那个着急呀。我思来想去决定引进一条深加工生产线,可因为货没卖出去,我的资金周转出现了困难。农行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到公司上门调查,最后为公司授信了300万元。”说起那段惊心动魄的时期,邓海洋现在还心有余悸。
“农行的这笔钱让我的深加工生产线运行了起来,这些新鲜山茶菌和果蔬通过冻干机技术处理都变成了一罐罐美味零食。没想到农行这时候又热心地帮我卖起了货,帮我把产品都挂上了农行的扶贫商城,销售的情况很不错,还不够卖呢。”邓海洋掩不住笑意补充道。
“当初我从韶关回到赣南来,其实也不单单是为了赚钱,我们也想在这个地方发展起产业来,可以带动周围百姓致富,为社会做一份贡献。”邓海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邓海洋的公司不仅自己种植山茶菌,同时还把种植技术传授给附近村民,带领他们一同种植。农户也不用担心销售问题,邓海洋的公司每天都会定时去农户家里收购,一户家庭2个劳动力就可以管理8-10万棒,年均纯利润8-10万元。目前已带动10个合作社、300多户农户种植山茶菌,在该企业就业的村民超过50人。
“我从小就有残疾,以前就只能在家里干些农活,赚不了钱,现在在这里上班一个月可以赚2000多,不仅能养活自己也能帮衬一下我儿子。”有腿部残疾的黄菊英开心地说道。
共建智慧场景助推乡村振兴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智慧旅游发展,智慧旅游越来越受到业内的关注和期待,实现资源保护数字化、经营管理智能化和产业整合网络化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需求。日前,农行赣县支行与江西仙峰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加大对智慧旅游场景打造,逐步构建旅游出行新方式。
智慧旅游本质是互联网对传统旅游行业的改造与变革逐渐深化的表现,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建设,推进旅游产品推介和销售的网络化,并跟进后续的一系列营销服务及景区经营管理的数字化。
“农行出资为我们建设的这个智慧进景区对我们的帮助特别大,不仅提高了我们景区的档次,同时又减少了我的人工成本,又提升了我们的客户体验,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我们这里了。”江西仙峰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谢金飞说道。
“其实在之前我们也一直想搞个智慧系统,但是前期我们园区一直都是不断投入资金的一种转台,资金压力非常大。后来农行这边主动上门找我说要帮我们做这样一个项目,我当时很惊讶,也觉得不可思议,农行除了存款、放款,居然还能提供这样的服务。农行前期投入了37万元左右为我们搭建了这个智慧旅游场景建设,人家投入了这么多钱给我们,我们都不知道要怎么感谢农行,这个事我们目前为止都没想通。”谢金飞说到这里有些不好意思。
“其实前期我们对公司也做了一些调查,有一定的了解。去年这个地方被评为三星级乡村旅游区,政府对它的支持力度很大,所以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支持能够扩大它的品牌知名度,带动周围的村集体经济,像农家乐这些项目,带动周边村民就业、致富。”农行赣县支行副行长张玉珍解释道。据悉,农行赣县支行今年计划完成50个智慧场景建设,目前已完成30余个。
厚植生态文明,耕耘美丽乡村。农行江西赣州分行还将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为己任,结合乡村振兴多样化需求,以政策、产品、模式、服务创新为抓手,打好支持乡村振兴组合拳,履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使命,努力书写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篇章。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