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杨楠、贺苗风报道:近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共青团中央共同主办的卫生健康系统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表彰推进会顺利召开。江西省共有四家医疗机构科室获此殊荣,赣医一附院急诊科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同时该院泌尿外科获得“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赣医一附院是赣南地区唯一一家同时获得国家级、省级青年文明号的单位。
“青年文明号”像一首高昂激扬、动人心魄的乐曲,激荡着每一位青年的心。赣医一附院急诊科(创伤中心)拥有一支以青年为主力、充满朝气的队伍,科室现有医护人员139人,其中,35周岁以下青年123人,占总人数的88.4%。这支“年青”的队伍中,高级技术职称专家11人,博士2人,硕士研究生29人,本科及以上学历102人。科研项目、核心期刊、国家级以上论文、SCI论文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科室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省级工人先锋号”“江西省模范职工小家”“省级青年文明号”“赣州市优秀医师团队”等荣誉,急诊工会小组荣获“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等称号。
赓续红色血脉,践行救死扶伤使命
“年青”的他们有着“今朝为我少年郎,敢问天地试锋芒”的朝气与魄力。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原本就特别忙碌的急诊科工作负荷更是增强,在这个青年成长的“检验场”中,他们没有退缩,毅然决然奋战一线。科室发布“招募令”,吹响“集结号”。急诊科医护人员群情激昂、踊跃报名,请战书上一个个鲜红的手印让人为之动容……
在医院党政的统筹安排下,号长张小清同志及科室负责人迅速组建了科室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科室全体医护人员放弃春节休假,承担起了医院黄金院区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及章贡院区急诊发热患者的诊疗护理工作,同时还肩负着赣州市机场、高铁站、长途汽车客运站、居民小区等地的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全体急诊医护人员团结一心、奔赴“战场”,毅然先后三次派出8名青年医护骨干奔赴湖北武汉、随州抗疫第一线,成为“最美的逆行者”。
急诊科主任、“老兵”刘先发,是一名老党员、支部书记。2003年“非典”来袭时,32岁的刘先发第一个报名参加抗击“非典”队伍;时隔17年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年近五十的他再度请缨站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大学里就是党员了。”2020年春节前,刘先发就和父母约好了,过年时要回老家安远县看望他们,因为工作的缘故,他已经14年没有回过老家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刘先发再度失约。2020年1月23日一早,刘先发第一个进入隔离病区,冒着未知风险对医院收治的首批疑似患者进行诊治;及时制订诊疗方案及医务人员防护工作指南,培训指导一线工作人员,解决协调发热门诊诊疗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复杂的疫情让刘先发忙个不停。“我是党员,是急诊科的一员,是省级专家组成员,‘战疫’就得冲锋在前!”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