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他还作为赣州市唯一派出的医疗成员赴新疆阿克陶县参加义诊,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祖国的西北边陲。
陈月萍是医院最早递交志愿湖北请战书的同志之一,出征武汉时她只有25岁,面对种种困难和危险,90后的她没有豪言壮语,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我单身,在急诊科护理岗位上也工作了5年多,业务也比较熟练了,需要我的时候,我愿意出一份力。”在武昌方舱医院里,为了减轻患者们的心理压力,陈月萍带领轻症患者一起做呼吸操,为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她和江西志愿湖北医疗队队员们还策划了一场特别的生日会。
主治医师黄琦在驰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期间,看到病友们个个都愁眉不展、惶恐不安,为了减轻病友们的心理负担,每天查房时,他不急于问病情、做体检,而是把自己当成他们的亲人,先跟他们唠唠嗑、拉家常,帮助病友们卸下了沉重的心理包袱。
赣医一附院急诊科每一名青年骨干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辛劳的汗水,谱写了“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号召”新篇章。
传承红医基因,夯实服务根基
“年青”的他们有着“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的初心与韧劲。如果说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那急诊医护人员则是医院的一面镜子,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就必须要有优质的服务质量。为此,他们在医疗设备上加大力度,在医疗服务上持续深入,始终秉持着病友第一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切实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做到民有所呼、急有所应。
构建“载体链”,增强急诊科的急救能力。为缩短救治时间,让距离不再成为挽救生命的“阻碍”。自2018年2月医院在赣州开展了首例直升机“空地一体化”紧急医学救援起,截至2021年11月,急诊科医护人员共完成“空地一体化”救援34次,为全省之最、全国第三,赣南苏区甚至更远地区急危重症患者地得到安全转运和救治。2019年12月,赣州市医疗急救中心第十三急救站在赣医一附院黄金院区正式启用,急诊科医护人员承担院前急救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出诊5000余次,为广大百姓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急救医疗服务。在中国创伤救治培训(CTCT)第147站暨赣南创伤中心规范化培训中,共有116名学员获得CTCT培训证书。2019年以来,共成功处理突发性群体事件350余起,有序处理“17人次车祸外伤”“34人次食物中毒”等多起大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优化“活动链”,增强急诊科的服务能力。迄今为止,医院急诊科切实想病友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形成了一系列固定活动。由年轻男护士组成的南丁格尔队伍,长期坚持、定期到福利院、孤儿院义诊、献爱心,关心弱势群体,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好评,成为医院一道亮丽风景线。
急诊科定期开展的开放周活动,旨在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水平和居民的急救意识,通过定期走访基层医院,采取授课、讲座、查房、会诊等方式开展帮扶,提高基层医院救治水平。还优化资源配置,开通“互联网+护理服务”,让病友足不出户享受三甲医院服务。同时开通了急救绿色生命通道,实行24小时全日开诊,危重病人急救一体化,确保最大程度救治危重症患者。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