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实习生吴思妤、记者方宣鸣、廖云萍报道:仲夏时节,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的建春湿地公园内绿树成荫、河流环绕,人们于桥边观水,静听水流潺潺。
为保持湿地生态环境,建春湿地公园每天需调水8000吨补入水系。难以想象,几年前,这里的水体存在不同程度的发黑发臭、淤泥沉积。为保护生态湿地公园的水系生态环境,还周边居民“小桥流水人家”景观体验,赣州市政公用集团水务公司启动了建春湿地公园地埋式再生水处理站工程,使得昔日中央公园流域水环境重焕生机。
赣州市建春湿地公园水环境综合治理系统是由赣州市政府主导的核心项目。此前,经现场考察调研发现,当地缺乏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新老管网无法匹配,导致污水管网冒水、溢流,使得公园内排放口中下游水体受到污染,感观度较差。
当地主管部门结合现状,因地制宜,提出建设分布式生态地埋式再生水处理站方案,对区域内大量留滞并进入湿地水体的污水实施就近收集、处理、回用,采用预处理+A2OA+ MBR系统+消毒系统处理污水,使出水水质达到相应标准,用于中央公园补水及公园绿化用水,美化周边环境。同时,通过一体化加药及污泥脱水装置,将污泥脱水至80%后,外运作为制砖材料,达到无害化处置。
赣州市政公用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与传统污水处理厂不同的是,该站点采用生态埋地式建设方式,地上建筑仅为设备间、控制室、污泥脱水机房等,主要工艺设备均设置在地下建筑内,有效解决了传统污水厂臭味、噪声等二次污染问题,具有占地小、环境友好等特点。建成后地面恢复为公园、绿地,实现了与周边环境零距离接触,与周边建春湿地公园和谐地融为一体。”
项目于2022年4月正式运营,成为赣州市首座地埋式污水再生处理厂,意义重大。据了解,建成后的赣州市建春湿地公园地埋式再生水处理站对中央公园流域内排污口的截留污水和初期雨水进行有效收集,收集范围面积约177公顷,待管网后续完善后,污水收集范围可增加到396公顷。
项目建成后,居民再也闻不到异味,听不到噪声,看不到污泥,厂区像公园一样,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还能实现污水全部就近再生回收利用。经污水再生处理站处理达标后的再生水资源,成为区域内重要的生态补水来源,回用于城市景观补水、市政绿化、道路浇洒及工业用水等,下一步,赣州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将继续加强污水处理站运维管理,确保污水处理站发挥积极地环境和社会效应。
“源头截污、就地处理、搞活水体、生态修复”是本次项目工程的有益启示,也能映照出赣州对水环境生态治理“系统解决、标本兼治”的核心理念。从设计理念到出水效果,这套地埋式再生水处理系统因地制宜,实现了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