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熊婕、刘伟报道:近年来,中国工农红军兴国萧华红军小学(简称“萧华红军小学”)在全县教科体系统“五红”培根铸魂活动下,多措并举为学生打造红色德育实践活动,贯穿学校日常管理、师生成长全过程,实现红色文化从“点缀”到“擦亮”“实践”的大跃升。
校园里的红色百年
走进萧华红军小学,一扇镶嵌着《长征组歌》“大会师”篇章的大门格外引人注目。作为百年老校的萧华红军小学,红色是它的文化底色,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处处彰显出红色百年的印迹篇章。
2015年,萧华红军小学创建全省首个校内德育基地——“红星闪闪”德育基地。此后,基地成为学校每年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必修课。学生通过图文视频、实物陈列、讲解体验等方式回望萧华将军成长历程、开国将军故事等中国红色故事及践行将军精神,让红色人物“活”了起来,走入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孩子们不出校门就能参观红色文化场馆,体验红色文化之旅。”分管副校长表示,“红星闪闪”德育基地成了记录时代、直抵童心的育人载体。
学校建筑以中国工农红军军旗的“红黄”两色为主色调,建有“语言文字韵”“模范兴国魂”“长征精神颂”“红色教育情”四栋校园主题文化楼,并设有相关红色文化墙和连廊。“将军读书石”“将军阁”“将军文化墙”,每面墙、每条走廊都是摊开的课本,配有精彩的讲述,处处映入眼帘的红色文化景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
细微处落笔的红色养成
在萧华红军小学中,每个“将军中队”的学生都会讲将军故事、唱《长征组歌》。
“今天,我们‘邹衍中队’召开‘将军的教育梦’主题中队会。”萧华红军小学五(3)班中队长刘欣怡正主持“将军中队”主题活动。
2022年,学校成立“将军中队”,全校51个中队,分别以51位兴国籍开国将军名字命名。每周三为“将军中队”活动日,开展“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诵红色经典、写红色诗词、背将军精神”等内容。结合“双减”课后服务,学校在建党日、雷锋日等节日开展主题不同的“红色文化月活动”,展现新时代下的红色文化基因。
“那些将军故事,那些感人细节,都在孩子们的唱、写、讲、诵中锻造品格,融入精神底色,‘现身说法’胜过无数场说教。”校长蔡裕民说。
为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萧华红军小学设立了全校最高荣誉奖——最美将军娃,并融入学校管理中。通过班级周评、年级月评、学期总评的“德育淬炼”、将军故事、红色歌曲、讲解、经典诵读等系列校本课程与学科教学渗透,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红色基因传承结合起来,让红色基因在每名萧华红军小学学生心中打下深深烙印。
红星闪闪下的特色基因
“欢迎大家来到‘萧华将军故事、精神’展板前。56位兴国籍共和国开国将军用鲜血凝成的‘将军精神’彪炳史册,萧华将军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在“红星闪闪”德育基地,学校“小红星”讲解员廖星铭正绘声绘色地给一(6)班45名同学讲述着萧华将军的生平故事。
2019年,四年级的廖星铭经过“红色故事比赛”进入学校“小红星”讲解团,每周二、四是讲解团接受讲解内容、仪态表情、咬字语气等全方位训练的时间。
面对各种大型讲解任务、讲故事比赛,让廖星铭压力倍增,产生退出讲解团的想法。辅导教师了解后将《死到阴间不反水》讲解内容分配给他,主人公江善忠在前有悬崖、后有追兵的绝境中毫无惧色,最后用牺牲实现对信仰承诺。让廖星铭醍醐灌顶,懂得了如何正确面对压力和困境。
在老师的帮助下,2020年,廖星铭参加全省红领巾讲解员风采大赛,凭借极具感染力的讲解《死到阴间不反水》获得特等奖,同年获得赣州市“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学校“小红星”讲解团成立以来,学校已累计培养“小红星”讲解员500多名,并多次在各级讲解大赛获得大奖。
“小红星”讲解员与“小红星”合唱团已成为萧华红军小学的“红色名片”。为丰富“小红星”德育品牌的内容,学校还设有“小红星篮球社团”“小红星足球社团”“小红星腰鼓社团”等社团,每个社团活动都将专业性和红色元素,渗透到课堂上和校园的每一处。
红色实践中的真实成长
2021年5月12日,以“沙画绘党史,童心永向党”为主题的全省中小学“同上一堂党史课”活动走进萧华红军小学,学生被沙画党史视频《马前托孤为革命》深深震撼。
近年来,学校积极参与“全国红军小学诗朗诵”“同上一堂党史课”等大型活动,将实践活动下沉到基层。
2019年清明节,学生吴依依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兴国县烈士陵园为游客免费讲解《马前托孤为革命》。那天,吴依依见到了已白发苍苍的老人钟全列,前来祭奠母亲,钟全列一边用毛巾擦拭母亲李美群铜像里年轻的脸庞,一边诉说着对母亲的思念,每句话都敲打着吴依依的心,她理解了李美群托孤时的不舍与决绝,明白了自己有责任把历史向更深更广传播。
此后,吴依依的演讲如注入了生命,让每名听众在了解这位英雄母亲的事迹后都为之动容。2021年,共青团中央书记贺军科在听完她的讲解后说道:“全国的少先队员都应该向你学习!”
“越是接地气的实践活动,越能让同学们学到书本上不曾有的知识,体会到日常生活不曾有的情感。”副校长刘名松说。
探访国防教育基地、萧华故居、潋江书院、烈士陵园、重走长征路、聚焦“红色推普”,将家乡的红色文化故事和《长征组歌》带进田间大山……此后,萧华红军小学的红色育人活动越发丰富多彩。
“萧华红军小学打造的红色文化是我县中小学红色德育建设的一个‘缩影’,在它的辐射作用下,各中小学挖掘我县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发挥课程设置、赛训搭台、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了各中小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兴国县委教科体工委书记、教科体局局长庄刚说。
多年来,萧华红军小学在兴国这座“红色富矿”中,将涓涓不息的红色血脉传承、延续,将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向下扎根、生长。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