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应莎、记者廖云萍报道:近年来,赣州公交在市委、市政府和集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三大战略”“八大行动”,深入贯彻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开展“保安全生产、创优质服务、树公交品牌”活动,进一步优化公交服务、完善基础设施、深化管理改革、公交服务和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市民群众公交出行获得感明显增强。
每一条串起村与镇、镇与城的公交线路,对于赣州镇村的百姓来说,不仅缩短了地理上的出行之路,更是村民对于出行便利的渴望。近年来,赣州市镇村公交线路由点及面、从少到多,截至目前,赣州市中心城区(三区)的149个建制村,具备公交通行条件的138个已实现全部公交。
早上7时40分,105路公交车停靠在坳头村,前往横江小学上课的孩子们早已等待在此,孩子们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打工,从村里到小学的四公里路,孩子们往往天不亮就要出门,走上四十多分钟才能到校,这条线路解决了孩子们上学难的问题。
上午8时30分,蛤湖村内,镇村公交车缓缓停靠在崭新的公交站台,村民排队陆续上车,“一天有5个班次,发车时间也挺准的,家门口就能坐车,中途还不用转车,很方便,而且票价才一元钱,为我们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啊!”村民们纷纷点赞说道。
一直以来,为改善农村居民出行条件,加快完成建制村通客车任务,市政府建立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赣州公交积极与各区各部门对接沟通,并结合实地考察各个建制村路况条件、了解村民出行需求,在具备通行公交车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中,开通村镇公交线路、设置公交停靠站点,村村通公交的背后,离不开公交公司多年来的辛勤付出。
一辆辆普通的镇村公交车,承载着当地的城镇化现状和村民的幸福希望,赣州公交将一如既往地当好开路先锋,打通乡村出行“最后一公里”,为促进城乡居民流动作出应有贡献。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