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业务融合 工作提质增效
推动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互融互促是抓实党建工作的一把尺子。该院党委明确了医院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质量发展思路,围绕学校党委提出的30项重点工作和大学更名工作目标,以加快推进三大重点学科平台、四大基建工程、五个急危重症救治中心、七个重大技术项目建设为重点,全面实施质量立院、人才强院、学科兴院、文化铸院战略,将医院建设成医教研防管协同高质量发展的赣粤闽湘四省通衢区域医疗中心。
在医院党委领导的靠前指挥下,该院在领先发展、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向前。顺利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房颤中心、中国高血压中心、心衰中心建设国家认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通过省级验收;被授予“全国急诊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救治基地”等;同时,获批建设省级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中心。
强基固本,方能行稳致远。“近年来,医院以高水平学院型医院为建设路径,从做大做强重点学科、专科入手,坚持创品牌、树形象,以学科发展和特色专业建设为重点,推动内涵式发展,稳健式跨越。”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何春明表示。医院探索建立“5G+医疗急救体系”,建立了空地一体化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大力推广ECMO技术临床应用,成为省内开展例数最多的医院;引进了最新一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泌尿外科、妇科、小儿外科、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甲状腺疝外科、胸外科等多科室广泛应用,已成功为1000名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机器人辅助手术服务;稳步推进器官移植、心脏中心、肿瘤中心工作和精准医学分子病理、临床大数据中心建设,配备了海扶刀、移动车载CT等高精尖医疗设备,为医学科研创新和助推“健康中国”战略贡献了赣医力量。
责任扛在肩上 抗疫彰显担当
越是危急越显担当,从九八抗洪到汶川地震,从迎战非典到英勇抗疫,赣医一附院从未缺席,尤其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派出支援武汉、随州、上海等地抗疫人数位列全省第三,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赣医一附院力量。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而至。在这场疫情考验中,赣医一附院充分发挥党委组织领导作用,科学决策,把政治责任扛在肩上,带领全体职工展现出迎难而上的非凡勇气。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号召广大党员冲锋在前。
医院党委组织团队开展应急科技攻关,开通省内首家新冠肺炎网上在线义诊平台;自主研发全国首套非接触式可视化新冠肺炎院内智能筛查诊断及防控系统,编写国内首本为医务工作者编写的疫情防控图书《三级综合性医院感染管理——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应对策略》等,积极利用科技力量助力疫情防控。
同饮一江水,赣鄂一家亲。2020年初,在湖北人民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危急时刻,赣医一附院党委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带着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闻令而动、驰援湖北、携手战“疫”,先后派出6批次109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武汉和随州。医疗队员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贡献了“江西力量”。
八方驰援,一起守“沪”。2022年,在上海人民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危急时刻,赣医一附院党委闻令而动、紧急驰援,由赣医一附院为主组建的江西省援沪医疗队三队整建制接管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N5舱区,管理1500张床位。共收治患者4900余人,是接管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的3省10支医疗队中,收治患者最多、平均住院日最短的医疗队。5月26日,医疗队圆满完成救治任务。2022年,该院先后派出5批次共261名队员支援上海、南昌、上饶等地抗疫。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赣医一附院党员干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展现出赣医一附院人强大的战斗力以及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号召力。急诊科主任、“老兵”刘先发,是一名老党员。2003年“非典”来袭时,刘先发第一个报名参加抗击“非典”队伍;17年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年近五十的他再度请缨站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博士袁小亮,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和医务工作者的初心使命。抗击非典,他没有缺席;汶川地震救援,他没有退缩;面对新冠病毒,他同样毫不犹豫冲锋在前,用初心承载大爱,用使命护佑生命,2020年,在随州战“疫”一线坚守40余天,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欧阳松茂,重症医学科的一名党员,医院组建援鄂医疗队的消息一发出,他第一个报名参战。2020年1月26日出征的那天,是他爱人的生日,也是他和爱人结婚十周年的纪念日,一家人匆匆围着蛋糕拍了个照,他就踏上了支援湖北的征程。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