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孩子又拉不出来啦!怎么办?”
“我家宝宝大便几次算正常?”
自从有了孩子,很多爸爸妈妈逐渐“重口”了起来,原先避之不及的便便,现在甚至有点想钻研明白。今天就满足各位宝爸宝妈的“好奇心”,我们来聊一聊便秘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便秘?
大便几次算正常?这个确实是爸爸妈妈们最纠结的问题了。便秘是指:排便频度<3次/周;幼儿排便时疼痛伴哭闹;或即使排便频度≥3次/周,但有大便潴留伴或不伴大便失禁。
便秘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症状之一,发生率为3%~30%,其中95%以上是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功能性便秘的意思是排除了器质性病变(可以理解为做了很多检查,没查到什么大问题,身体各个器官没有大毛病)。
需要排除相应的器质性疾病包括以下:
1、新生儿期便秘、胎粪排出延迟> 48 h、有先天性巨结肠家族史、便血、生长迟滞、发热、严重的腹胀等症状和体征,需警惕先天性巨结肠及其他肠神经性疾病;
2、胆汁性呕吐、便血、严重的腹胀等症状和体征,需警惕肠梗阻;
3、甲状腺功能异常、严重的腹胀、生长迟滞等症状和体征,需警惕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4、肛瘘、肛门位置异常、肛门反射或提睾反射消失(男童)、下肢肌力或肌张力以及反射减弱、脊柱后背上长有成簇毛发、骶骨浅陷、臀裂偏位、肛门瘢痕等症状和体征需警惕隐性脊柱神经管闭合不全。
对于长期便秘的孩子,需要做相关检查,排除上述疾病。
其次,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功能性便秘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遗传易感性、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饮水不足、缺乏运动等。目前精神心理因素也得到重视。有研究显示心情不佳、行为问题、发脾气、缺乏规律的睡眠、应激性事件刺激等也与便秘的发生有关。
最后,儿童功能性便秘该怎么治疗?
一、合理饮食:饮食结构的调整是便秘治疗的基础。
对于小婴儿,因母乳所含的大量益生元如低聚糖有助于肠道菌群的调节和胃肠道渗透平衡。另外,母乳中所含的主要饱和脂肪酸是棕榈酸(C16∶0),有软化粪便的作用。坚持母乳喂养可降低婴儿便秘发生率。对于人工喂养有便秘症状的孩子,可选择富含低聚糖、棕榈酸成分的配方奶粉。
对于儿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降低便秘的患病率。
膳食纤维含量较多的食物包括蔬菜如芹菜、菠菜、竹笋、菜花等;水果如香蕉、石榴、苹果、火龙果等;五谷杂粮如麸皮、玉米、燕麦、荞麦等;还包括部分菌类如香菇、木耳等;豆类如黄豆、青豆等;坚果如花生、核桃等。
二、足量饮水和适量运动:
针对便秘患儿应强调足量饮水,正常儿童每日所需水量为<1岁110~155 ml/kg、1~4岁100~150ml/kg 、>4~7岁90~110 ml / kg 、>7~13岁70~85ml/kg、>13岁50~60 ml/kg,并随季节、气温及运动量适度调节。
适量的运动能促进胃肠道蠕动,缩短肠道运输时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幼儿每日应保持1h以上适量运动。
三、行为训练:
排便习惯训练(包括调整正确排便姿势、家长辨识克制排便行为、建立成功排便的奖励制度等)一般在餐后30~60 min,每次5~10 min比较适宜。一般经过1周左右的训练,大多能按要求定时排便。
四、药物治疗:
儿童FC的治疗药物主要为缓泻剂,口服缓泻剂包括容积性泻剂(小麦纤维素颗粒)、渗透性泻剂和刺激性泻剂。
聚乙二醇和乳果糖为常用渗透性泻剂。有学者推荐聚乙二醇作为FC患儿的首选治疗药物。乳果糖服用后在小肠内不被吸收,以原形形式到达结肠,导致肠腔内渗透压升高,水分增加,使粪便软化,促进肠蠕动,缓解便秘症状(前提是摄入足够水分才能起到缓解便秘症状)。
常用的刺激性泻剂有二苯甲烷(如比沙可啶)和蒽醌(如番泻叶),因其易并发较多的不良反应,仅限短时间内使用。
口服微生态制剂(益生菌)可作为FC的辅助治疗,但其疗程及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的循证依据。
便秘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痛,不仅影响胃肠道功能,还可能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及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及时干预,积极治疗,给孩子一个轻松的生活。(廖晓卿)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