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蒋小芳报道:今年以来,赣州市住建局公房管理服务中心(建营公司)创新建立“1馆+3队+6心”保障房基层治理模式,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入融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保障房住户获得感、幸福感。
打造“1”个初心服务馆,架起便民“连心桥”
在保障房小区建设集党建宣传、为民服务、共建共治、培训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阵地,面向小区住户免费开放。初心服务馆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宣传区。设置七个宣传展区和“中国共产党党史、苏区史”文化长廊,宣传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典型案例等,让党的声音传递到基层一线。二是学习区。设立“赓续初心”红色书屋,打造家门口的“红色加油站”。设立“强基赋能”培训室,面向群众开展党建、安全、政策、技能知识培训,为建设更高水平保障房小区奠定思想基础。三是便民区。设置“一站式”服务窗口、“数字化”体验区、“困难人群”爱心帮平台,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长效化,综合打造更高效房管、更及时维修、更暖心帮扶服务区。四是共治区。建立“民呼我应”接待室,动员住户参与小区管理,开展“美丽小区”大家建、“安全小区”大家护、“文明小区”大家守等系列活动,实现房管治理同住户自治良性互动。通过初心服务馆,建立起党群连心的桥梁和牢固纽带。
成立“3”类志愿服务队,充实人员“补给站”
针对保障房小区点多面广,现有服务人员不足的问题,公房服务中心(建营公司)组织党员下沉一线开展服务,在基层见行动、当先锋,在所辖每个保障房小区组织成立三类服务队。一是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党员“网格化”挂点所辖保障房小区,同时挖掘住户中的优秀党员,组建成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配合做好小区宣传、服务、安全、卫生等工作。二是共建共治服务队。组建以保障房住户为主体的共建共治服务队,及时反馈和解决小区问题,充实小区房屋、综治、文化等服务力量。三是银发先锋服务队。培训、动员热心公益的老模范,组建银发先锋服务队,发挥老年人的经验威望优势,积极做好政策宣讲、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三类服务队的建立,形成了以党员为先锋,住户为补充的共建共治新格局,实现所辖保障房小区党组织全覆盖,为建设幸福宜居保障房小区提供强大人员保障。今年以来开展志愿服务10127人次,涌现出“党员舍命救有坠落危险小孩”等多个先进事迹,龙都嘉苑房管所荣获“赣州市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以“三类队伍”为原型的纪录片被省住建厅推荐至住建部参加第七届平安中国“三微”比赛。
创建“6”心服务工作法,当好群众“房管家”
建立热心、耐心、贴心、用心、爱心、匠心等“六心”服务举措,通过完善党员绩效考核机制,划分党员网格责任区,开展“赛马创绩学先进”“一名党员一项心服务”等推动“六心”服务举措落地生根,有效激励党员以“六心”为抓手,立足岗位先锋创绩,当好群众“房管家”。
热心服务,办事便民高效。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度,针对“疑难杂症”,推出党员“一对一”解难题服务。同时,不断研发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功能,推动业务服务信息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深度简化优化办事流程,减少证明材料和审批环节,办理租金调整、房屋互换、退款等业务办理时限从5个工作日或7个工作日压缩为不超过3个工作日办结,群众“急难愁盼”业务一日内办结,最短仅需1小时,实现了“一窗办、马上办、限时办、网上办”,不断提升窗口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今年已办结线上业务9.8万人次,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办事“多头跑”、流程长问题。
耐心服务,畅通议事渠道。深化“民呼我应共建共治”模式,党员下沉一线,常态化开展群众议事会、上户走访,耐心听取群众意见,形成“问题征集、销号整改、跟踪反馈”三步走闭环。同时,接受群众监督,破除“小鬼难缠”“中梗阻”等作风不实问题。今年召开住户议事会18次,走访群众3万户,解决群众反馈的难题306件。
贴心服务,建设平安小区。投资195.7万元建成赣州保障房人脸识别智能门禁系统,完善小区高空抛物、电梯智能化监管系统等智慧安防设备,织牢技术安全防护网。同步强化安全生产考核和排查,24小时应急值守,实现“硬件”与“软件”结合管理,为住户提供贴心平安服务。
爱心服务,关怀特殊群体。全面摸排建立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台账,按照困难程度建立“四级”帮扶体系,根据不同等级开展爱心帮扶,今年关怀帮扶困难群众367人次,为残疾住户量身打造无障碍厨房事迹被相关媒体报道。
匠心服务,改善人居环境。公房服务中心(建营公司)秉持一心一意为住户、精益求精为改善的匠心精神,联合物业投入440余万元,从小区的一灯一椅做起,推动小区设施配套、园林绿化、精神文明等功能品质全面提档升级,加快实现保障房住户宜居梦。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