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赣州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制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都市家教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萍乡 新余 鹰潭 赣州 宜春 上饶 吉安 抚州
   县市区共青城 | 进贤 | 吉水 | 南康 | 永修 | 南昌县 | 万载 | 安义 | 新建 | 永新
服务环境全新升级!赣州市肿瘤医院病理科新装亮相
2023-01-03 17:15:14    来源:大江网
编辑:王盛泉    作者:钟冬梅
字体:   | 赣州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18507970533
赣州新闻热线:18507970533 网上曝料QQ:1342680324 站长:王盛泉(13803589582 )

  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薛灵、记者钟冬梅报道:近日,在赣州市肿瘤医院新门诊医技综合大楼三楼的病理科大体标本检查室内,医务人员正在进行一例甲状腺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标本取材、冷冻切片制作、阅片诊断、出具报告,整个流程只用了24分钟。而另一端的手术室内,手术医生根据病理结果(显示为恶性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并淋巴结转移癌),确定为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可以在手术中确定肿瘤的良恶性,为手术医生选择下一步手术方案提供依据,减少了病人二次手术的风险。”赣州市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李荣说。他认为,病理医师就是“侦察兵”,承担着治疗前“摸清肿瘤所处微环境和基因变异等状况”的重任,因此病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硬件设备和先进技术的支持。

  搬迁:新的起点

  据了解,自2022年11月赣州市肿瘤医院启用新门诊医技综合大楼后,病理科整体搬迁至新大楼三楼,科室环境和整体布局发生巨变,硬件设施再度提档升级,各项工作均迈上新台阶,也为病理科“实践分子层面的病理”提供了坚实基础。

工作区走廊

  推开病理科大门,一条长廊贯通各工作区域,蓝白色调显得整个环境更加宽敞明亮。据病理科主任李荣介绍,新大楼病理科占地700多平方米,比原来扩大了数倍,且新增值班室、学习示教室等清洁生活区域,解决了困扰科室已久的“休息、学习”问题。

诊断室

  穿过一道门进入诊断区,右手边是个小型更衣室,再往前便是病理诊断室。诊断室内,病理医生正人手一台显微镜,对着病理切片细致观察、诊断。诊断室中央放置着一台多头显微镜,可实现5人同步观察切片,且支持连屏共享投影。“多头显微镜和共览共享技术为我们交流诊断、学习带教提供了更好条件,原来只有四台显微镜,一些来进修、轮科的医生及技术员都没有显微镜用,现在新增到10台,有效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病理科主治医生李慧娟说道。科室还升级了暗室及荧光显微镜配置,可以更好地观察肿瘤基因状况及其所在位置。

  此外,病理科还专门设立了纯水制作室,引进新设备集中制作供应纯水,改变了过去纯手工制水的模式,进一步加强实验保障,提升实验准确性。

  革新:智能化转变

  进入技术区之前,一台紧急冲淋设备被显眼地安置在走廊拐角处,“虽然用上的机会很小,但我们要确保各项基础设备都配齐配全。”病理科主任李荣解释道。再往前移步,一间精密的实验室内,医务人员各司其职操作着手中的仪器设备,这里是冰冻切片室,他们正在进行一例甲状腺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为了标本的安全性,科室各区安装了全方位的监控摄像,可监控医疗行为,实现标本溯源。

标本检查室、冰冻切片室

  “要说技术区最大的变化,不单是解决了检测‘扎堆办’的问题,而是由手工向智能化的转变。”病理科主管技师廖伟莲说,“冰冻切片这一块淘汰了用了12年的机器,添置了速冻包埋仪,又新增了一台冰冻切片机,大大节约了冰冻制片时间,单件标本最快10分钟制作完成,出报告时间最快15到20分钟。”此外,“染色”工作也实现了从手工向智能化的转变,采购了自动化高清染色仪,染色质量及染色效率明显提升,常规切片检查报告出具时间由原来的3到5个工作日,缩短到第2个工作日。

包埋切片室

  包埋切片室内,一名技师正在操作着一台石蜡切片机,机器小光屏上显示“切片计数35974”。“这是一台仅使用了一个多月的新设备,这个数字是工作人员摇手轮的次数。”病理科技术组长雷先华介绍说。

  延伸:开展新技术

  自新大楼病理科运行后,管理理念更加先进,布局更加合理,生活、工作分区更加明了,环境更加舒适,服务更加贴心,设备更加高端。

  病理科一直秉承着“准确、快速、开放、全面”的服务理念,建立以患者需求为主导的工作模式,在提升诊断质量的同时不断缩短报告出具时间。在肿瘤防治方面,积极提倡早筛、早诊、早治理念,“肿瘤不是突然发生的,只有突然发现的。”病理科主任李荣说,“肿瘤的早筛非常重要,很多肿瘤在早期发现时是可治愈的。所以我们提倡做好早筛宣传,让更多人参与早筛,把肿瘤治疗关口前移。”

  另一方面,病理科聚焦“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支持、新的思路”,积极学习新知识、开展新技术。目前病理科已经掌握了“分子层面病理”的理论知识,急需对其进行实践。“我们现在的病理大多是对组织细胞形态的观察,分子层面的病理能进一步深入到细胞内部,掌握细胞的基因状态。”李荣说,这可以实现肿瘤治疗和用药的有依据、可量化、有预判,为病人提供更加精准的个性化治疗。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106580009,3元/月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
点击排行

稿件请投:1342680324@qq.com

中国江西网赣州分站新闻热线

主编:王盛泉 13803589582
手机:18507970533

热忱欢迎广大网友提供新闻线索!

微信爆料:13803589582

中国江西网赣州分站【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