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应莎报道:随着“新十条”疫情防控措施出台,赣州市120急救中心进入超负荷工作状态,赣州公交临危受命,紧急抽调22名优秀驾驶员,组成支援队伍,在接受急救流程、防护救护知识培训后,分派到全市各大医院支援,缓解医疗救护压力,全力守护群众的“生命通道”。
大战快线D2路驾驶员(幸泽健)
作为大站快线D2路线路长,五星驾驶员,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幸泽健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手握方向盘,冲在最前沿……2022年3月参加密接人员转运任务,9月至12月分别在第五人民医院和方舱医院,负责接送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上下班,现今,他又分派到赣医三附院。
幸泽健说:“我从开公交车到救护车的转变还算顺利,开公交车是必须遵守各项交通规则,救护车不一样,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分秒必争。驾驶员不仅要开好车,还要熟悉道路小区,特别是老小区,通道狭窄,还停满了私家车,我的开车经验是,大路要快,小路要稳,抬患者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确保每个病患者能够快速、安全地抵达医院”。
K2路驾驶员(钟雄瑛)
钟雄瑛进入赣州公交工作已有18年,安全行车50万公里,是一名驾驶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同时,他也是一名党员。当得知120急救中心需要公交驾驶员加入增援时,毫不犹豫地向公司提出申请,经过一天的岗前培训,掌握一些简单的急救知识后,被分配到市人民医院北院。
每一辆急救车组成工作小团队,由医生、护士和驾驶员三个人组成,他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开救护车、帮忙随车医生护士扛担架等等。驾驶员每个班是24小时,从早上8点半到第二天的8点半,一日三餐的不准时,白天黑夜睡眠的颠倒,还有种种临时的突发情况,夜间休息,也只能穿衣打个盹,任务一来,3分钟必须出车,时间紧任务重,每天都在跟死神赛跑,大家都在为守护广大市民的生命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21路驾驶员(杨圣)
杨圣是一名90后,今年26岁,2022年5月刚进入公司,现为一星级驾驶员。2022年12月24日,刚转阴不久的他直奔一线,来到人民医院南院,全身心地投入到急救转运工作中。
在疫情高峰期,他驾驶120急救车每天都要跑十五趟左右,结束一单刚提交,“嘟嘟嘟......”电话又响起,调度中心又来了任务,稍微整理,又立即前往下一个现场。每日的工作紧张而又忙碌,但相对于一线的医护人员,杨圣感言:“这点辛苦根本不算什么,能跟他们一起并肩作战,我感到很光荣”。
9路驾驶员(宗文骏)
宗文骏自2020年进公司以来,表现一直都非常优秀,是公司的二星级驾驶员,他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始终把安全行车放在第一位。这次支援120急救队伍的组建,他义不容辞地积极响应。
回想起这段时间的工作经历,给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急救任务,有一名50多岁男性,症状全身无力,同时有中风基础病和糖尿病,患者体重约200斤左右,居住在6楼无电梯小区,当到达现场时,患者躺在床上无法动弹,幸好急救的医生、护士都经验丰富,大家齐心协作,拼尽全力,快速地把病人抬下一楼,送到医院抢救。
近日,120急救中心的出车率有所下降,宗文骏说:“相信我们很快就能重返日常的工作岗位,我很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感谢你们不惧艰险的挺身而出,感谢你们全力奉献的夜以继日,感谢你们与赣州市120急救人员一起并肩作战,托起生命之重,共同奔赴下一个春天。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