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姚思情报道:青年教师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基石,是一所学校的未来,一所学校的明天与希望。赣州一中依托“蓝青结对”培养模式,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担任师父,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对青年教师开展为期三年的结对培养工作。为检阅师徒结对的成果,该校政治教研组分时段有序组织青年教师“出师课”展示活动。
一节展示课,凝结师徒智慧
“出师课”是青年教师迈向成熟的一堂展示课,凝结着师徒彼此的努力和付出。该校政治教研组“出师课”由熊子贞、张美芳、姚思情三位青年老师执教。为上好“出师课”,师徒一起备课,深入挖掘教材,精心设计课件和教学环节,反复磨课,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力求精益求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三位青年教师精选教学情景,巧设教学问题,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思维、教学策略,课堂百花齐放,风格各异,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听课老师们的好评。
一次评课,碰撞思维火花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思则空。政治教研组各位听课老师对青年教师“出师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各位听课老师从教学目标的达成、课堂效率的提高、教学问题的设计、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堂知识的生成等多维度进行了点评。肯定了青年教师教学中的亮点,也指出了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政治教研组不仅重视对青年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还重视提升青年教师评课能力。为此,政治组特邀教学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扎实的黄平国老师、张小龙老师等对青年教师的评课进行点评分析,指导青年老师如何评课。
一个仪式,续情缘向未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正是在蓝方师父的悉心指导下,青年教师才得以快速成长。在出师仪式上,三位青年教师首先回顾了蓝方师父对自己的指导与帮助,并对师父和学校的蓝青结对计划表示了深深的感谢。作为蓝方师父的袁寒生老师、赖丹红老师也分享了自身的感受,并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希望。
教研组长黄宗祥老师谈了自己作为蓝方师父的感想,并对三位青方老师送出了“三心”:常怀谦卑之心,始终保持“空杯”心态,继续锤炼师德、提升技能;常怀感恩之心,感恩学校的努力培养、感恩师父的点滴付出、感恩同辈扶持帮助,出师不等于师徒情缘的结束,要继续向师父学习;常怀超越之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方教师要有敢于超越自己、超越师父的上进心,一代胜过一代、一辈超过一辈,学校方能发展、社会方能进步。他还说道:“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三年的师徒结对更多的是‘领进门’,出师意味着青方教师将开启‘个人修行’的职业发展之路,希望青方教师对标师父、超越师父,努力让自己成为骨干、名师。”
最后,赣州市教科所政治教研员刘玲芳老师(本期“蓝青结对”活动蓝方教师之一)参加了出师仪式并作总结性发言,她提出青年教师们要在研究、模仿、创新上下功夫,为青年教师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她还特别提出教研组要在年轻教师成长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创新教研活动形式,开展主题教研,以任务驱动青年教师全面提升专业素养。此次“蓝青结对”出师活动圆满完成,相信青年教师会以此为契机,总结好过去三年的成长历程、规划好未来的职业发展之路,常怀谦卑之心、感恩之心、超越之心,继续以师父为榜样,虚心向教研组内老师学习,积极进取,精进教学业务,为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