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张君泽、崔开林报道:“十分感谢,为我们的快递小哥刘涛点赞!”居民周先生洋溢着笑容竖起大拇指说道。
近日,周先生开车带着女儿去办事,女儿在车上睡着了,考虑办事不用多久,就只身一人前往办事。途中睡醒的小女孩发现爸爸不在就下车寻找。寻找途中迷路了,在小区角落里哭泣,恰巧被快递小哥刘涛发现,经询问是迷路了,不清楚父母姓名和联系电话,于是立即报警求助。同时,办事回来的周先生发现女儿不在车上,心急如焚,后悔不已,迅速报警。不一会儿,民警来了,也带着小女孩来到了周先生身边,周先生喜极而泣地隔空发起了快递小哥点赞的一幕。
这快递小哥的义举的发生是上犹县基层治理机制创新成果的一个缩影。自2022年以来,该县立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特点,通过党建引领、打造阵地、定制服务、正向激励等有效举措,引导新就业群体赋能基层社会治理,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有力促进了平安建设工作。据了解,该县2022年公众安全感综合排名全市第2、全省第5创历史最好成绩。
党建引领,凝聚行业力量。上犹县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依托市场监管、城区党工委、网格员等力量,对新业态企业进行“地毯式”摸排,分类建立台账,做到行业主体清、从业人员清、组织情况清、党员数量清。创新组织设置方式,吸纳县新业态新企业47家,其中党员18人,占比2.01%,大专以上学历45人,占比5.03%,35周岁以下共207人,占比23.15%,组建成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综合党委,按照“一企一策”原则,采取“条件成熟单独建、行业相近联合建、强化指导派驻建”等方式,积极推进全县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深度融入基层党建大格局,汇聚基层治理的力量。
打造阵地,开展关爱服务。针对新就业群体灵活多元化的特点,该县依托于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快递网点等,整合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资源,鼓励引导商超、银行设立,通过配备免费WiFi、应急电话、爱心饮水、爱心雨伞、应急充电、爱心咨询等服务设施,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暖“新”服务,让“红色驿站”成为传递党的声音的“冲锋号”,确保新就业群体真正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在“红色驿站”设立意见建议册,收集新就业群体对社区建设、城市基层治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80余条,为社区治理服务充当“参谋助手”。
定制服务,满足更多需求。持续传递组织关怀,成立“上犹县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关爱专委会”,为新就业群体量身定制了“送安全、送健康、送保险、送岗位、送法律、送清凉、送温暖、送科普、送团圆、送祝福”的“十送”服务,制定年度服务活动清单。社区医院送来防暑药品,消防站送来消防器材使用培训,科协提供科普小课堂,司法局提供法律咨询权益保障…等等。2023年以来,应大家的要求,该县先后组织健康体检、技能培训、心理咨询、相亲交友等10余场服务活动。
正面激励,激发新鲜活力。出台《上犹县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与城市基层治理积分管理办法(试行)》文件,充分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引导凝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更好融入城市基层治理,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组织归属感持续提升,通过正向激励,调动了新业态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与城市基层治理的新鲜活力。截至目前,累计开展“五微”(微学习、微交流、微评比、微服务、微展示)活动500余次,征集党员职工“微点子”60余条。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