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破难题
自2023年3月初进场以来,项目部成员每天6点起床,白天施工,晚上整理数据及时汇总到12点才睡,周而复始。
随着项目进度的不断推进,公共区施工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回想起那段日子,周建平坦言自公共区施工开展起来,他几乎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原因不外乎——施工难度大。
一是地下管线探测难。公共区面积约71万平方米,涉及老机场及其周边。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其中权属部门就有7个且相互间独立管理。光一个普通的通信井里就可能包含通信光缆、燃气管、水管等多达30多种管线,技术人员无奈地把这种情况比喻成“捡块石头随便一丢就能砸到管线”,其中任何一个受到破坏都可能影响到整个机场的正常运行。而业主单位提供的图纸仅供参考,其中不少还与实际不符,这就对施工的专业性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二是各方沟通协调难。由于公共区白天人员流动性大,项目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跟业主单位乃至当地的交警、城管等执法部门协调、报备才能施工,可谓是费时费力。
为了不耽误工期,同时保证工程勘察施工安全,了解勘察孔位地下管线等隐蔽工程情况,项目部物探测绘技术人员使用管线探测仪、便携式地质雷达等仪器设备,采用电磁法和地质雷达法对1300余个勘察孔位进行强弱电及金属管线进行检查,对塑料材质的供水管、燃气管排查。为确保探测数据准确,他们还需要在勘察孔位开挖1.5米深的探槽后再次复探,为勘察施工提供安全支撑。
为了满足机场扩建建设需要,同时也考虑到机场配套站坪工程专业多、工序多、要求高、施工工期短等特点,项目部决定首次运用先进的BIM智慧工地平台,将工程模型与项目信息相结合,实现模型信息化,信息可视化,资料可追溯化,实现对现场的实时监控与数据采集,信息传递的高效化、便捷化、透明化。
整个项目部就在这种以学促干,以行践学的氛围中,仅花了20多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公共区234个勘察孔位的任务,打下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
雄鹰振翅展新翼
山区,这个作为面积最大,孔位最多的工作区,承载的是8个自然村1000多个孔位的重担,其中不仅涉及到农村耕作用地的“青苗赔偿”方案,更有工民建项目中罕见的“软弱土场地岩土工程勘察”等,作为项目经理的周建平,自然就承担起了整个项目青苗赔偿及占地协调的工作。
在布置完当天的施工作业后,他每天一大早就与业主单位一起走家串户,同当地老乡沟通协商青苗补偿事宜,一方面严格遵守青苗补偿的赔偿标准,一方面让老乡对补偿的结果满意,晚上就回到住处做方案,画图纸,统计钻孔。遇到对农作物比较爱惜的村民,周建平都是主动去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之以法,不但化解了施工队与村民间的矛盾,也得到了当地老乡的认可和理解,确保了勘察施工正常的运行,在他的努力下,10余台钻机从未因为钻孔青苗赔偿事项而耽误施工。
面对征地涉及到的软弱土场地岩土工程勘察,周建平自知自己这方面经验比较欠缺,难度很大,但困难更激发出了他斗志。他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储备,白天盯在勘察施工现场,取样测试均亲力亲为,晚上加班广泛查阅文献资料,活学活用外地案例经验,并邀请院里的专家提供技术支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把控项目全过程。最终通过多手段的勘察施工、多参数的对比对照、多方案的测算比较,提交了一份参数结论准确可靠、方案建议科学合理的高水平勘察报告。
而整个项目部也在周建平的带领下,面对因外在原因工期被迫延长、设计变更、孔位反复变动等不利因素,近三个月的艰苦岁月里,他们始终坚守岗位、任劳任怨、凝心聚力,将“忠诚、奉献、坚韧、卓越”的江西地质精神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走出了一条独属于有色地质人的“攻坚”之路。
正是这样一群始终以昂扬的精神、踏实的作风、过硬的本领为工程勘察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助力城市建设谱写华彩乐章的排头兵;一群扎根基层、服务社会,充分发挥青年职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技术团队在工程创优道路上精益求精、开拓进取的江西地质人,“英雄机场”必将焕发新生,增添更加强健的羽翼,昭示着托起江西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