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李春梅、肖秀节、刘滨报道: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信丰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主动到群众中听诉求、发现问题,深入检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民生问题解决,严抓整改落实,将问题清单变成惠民答卷,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践行“四下基层”主动上门找问题
“食堂菜品不够丰富、手机信号不太强……”近日,在信丰高新区大族产业园内,一场“吐槽”座谈会再次吸引大家关注。大族数控、铭利达、科视光学等企业,高新区管委会、企业服务单位、高投公司、项目运营公司等单位聚在一起,围绕“工作顺心、生活舒心”主题畅所欲言。
信丰高新区领导班子带头践行“四下基层”,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比武”活动,精准调研产业发展难点、搜集企业最新诉求、排查安全生产隐患,问题及时上报、诉求及时解决。10月份以来,共深入园区企业走访50余家,通过召开“吐槽”座谈会、与企业谈心交心等方式,共收集意见建议30余条。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信丰县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县四套班子领导围绕42个领衔课题,深入开展“访民情、查堵点、寻良策、促发展”活动。调研发现问题189个,已解决137个。建立民生项目清单33项,已完成16项。同时,深入推进“反‘六不’转作风提质效”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改进干部作风,让“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可能做到极致”精神成为信丰干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深入检视问题 精准发力抓整改
“以前,中途要找工作,得找好长一段时间,现在好了,县城有零工市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岗位,方便多了。”近日,信丰县居民杨石英通过零工市场发布的岗位信息,在饭店找了份工作,时间安排合适,每月能赚2000元左右,还能顾家,表示很满意。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该县人社局深入乡镇、社区调研,与居民面对面交流,深入检视岗位信息不够畅通、就业难问题,把零工市场作为给群众的“惊喜点”来推动,聚焦用工主体和零工人群需求,全面推动规范化零工市场建设。
精准发力建设1个县级零工市场、设立1个城区零工市场,设立1零工市场服务站,在全县各乡镇(城市社区)、安西镇田垅村共设立18个“就业驿站”,将零工市场建到群众家门口。零工市场启动运营后,发布岗位信息2300余个,服务群众4600余人次,为各类劳动者,个体商户、企事业单位等用工主体提供暖心的就业服务。
把检视整改与“千名干部破千难”专项行动结合起来,举全县之力破解发展开新局之难、民生之难、基层治理之难、历史遗留问题之难。目前县处级班子30个检视问题已完成整改17个,制定的117条整改措施已完成101条,基层党组织3160个检视问题已立行立改2121个,办好了特色性零工市场投用、城区新增停车位等一批民生实事,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主题教育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破解急难愁盼 用心倾力促发展
“原来学校就在家门口接送小孩上学还得绕路走,现在小区边上这条路打通了,送小孩上学方便多了。”家住信丰县博大幸福里的居民卢少芬高兴地说。
信丰县碧桂园天辰小区周边三条规划路建设项目是县“八大行动”暨决战“1217”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景观绿化及配套设施。
据悉,该项目的建设不仅影响周边7个居住小区排水、排污及3700多户居民出行问题,还影响城北菜市场、思源学校和博大幸福里幼儿园3个公共服务场所的使用,倍受群众关注。该县住建局作为牵头职能部门深入到现场协调解决项目推进存在的征拆、杆线迁改等“老、大、难”问题,成立工作专班,全力打通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堵点,顺利保障项目在规定时间完成建设。
该县将主题教育与惠民生紧密融合,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民生七位”问题,确定主题教育期间需重点办好的民生实事163件,现已销号105件。县委主要领导领衔推进实地调度新建信丰八中项目,现已开工建设;新建城区公办幼儿园4家,新增园位1200个;开展“职引未来”金秋线下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2900余个,招工1534人;县第二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新建项目高效推进,已完成主体结构;积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成新改建农村户厕255户;增开城区8路公交线,优化了城区公交网络,群众出行更加方便。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