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李名生、罗军报道: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近年来,赣县区以“红色、绿色、古色”文化教育活动为主阵地,不断引领广大青少年厚积“红之魂”“绿之美”“古之韵”,厚植广大未成年人爱党爱国情怀。
传承红色基因,擦亮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底色”。充分利用区内外丰富的红色资源,以“五红”培根铸魂活动为载体,广泛组织中小学生走进江口会议旧址、大埠暴动旧址、石芫红军医院等本地红色教育基地,通过“读红色书籍、唱红色歌曲、看红色电影、讲红色故事、走红色之旅”等系列活动,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国情省情学习,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由读本内容延伸到课外、由课堂延伸到校外,从中弘扬苏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接受精神洗礼,先后打造城关幼儿园、城关四小、韩坊中心小学等9所学校为赣州市“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学校”。
弘扬传统文化,打造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特色”。组织学生走进客家博物院、七里古窑和白鹭古村,参观客家宗祠、客家围屋以及客家艺术长廊,学唱东河戏和赣南采茶戏,观摩并制作客家花灯,在活动中引导青少年探访古色遗迹、民俗采风、古色文化艺术写生、寻访传统老字号、寻访民间艺人、收集民间故事等形式,让孩子们在走读中寻访、发现、体验本土非物质文化,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所蕴含的中华优秀文化内涵。近年来,全区获评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艺术传承学校两所,创作“寻访非遗文化,感悟古色魅力”作品1200多件。
根植绿色理念,绘就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名片”。近年来,赣县区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和劳动教育相关要求,组织广大学生“走出去”,走进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江口茗宸、祥云湖、茅店东田七星乐园等,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自然科学课题,在大自然中开展绿色教育探索和体验,通过自然实验、标本制作、春秋游、亲子游等形式,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与热爱;同时,通过“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赣州高新区科研人员开展“科学家进校园”自然科学讲座、科普展览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自然与生命的力量,感受大自然与科学碰撞的魅力,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例如,针对本土稀土资源,赣县区组织中小学生深入赣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等线路参观工业流水线操作,开展精品工业研学体验;参观“中国稀金谷”建设展示厅和核心建设基地,通过实地考察,亲身体验,了解区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雄心和未来蓝图,体会加速发展、跨越发展、转型升级、大有可为的区情和发展态势,增强学生的家乡自豪感,激发建设“美丽赣县”的自信心。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