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陈晓东报道:救命的“气管切开”操作容易,病情好转后想要摆脱“气切套管”痊愈如初却困难重重。
拔除气切套管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性,改善吞咽、发音功能,从而能更好地进行自我护理、交流和融入社会。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存在拔管困难,即使原发病去除后,仍不能拔管的问题。
曾大爷今年九月份因出现频繁的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到医院检查确诊为肺结核,由于病情十分危重,为确保他能够呼吸通畅,被立即送入了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并且进行了气管切开术。
经过20余天的治疗曾大爷病情好转,可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但因其是气管切开的重症患者,病情仍不平稳,必须转入具备气道管理能力的科室,才能确保曾大爷病情能持续好转。该院感染科朱大庆主任及医护团队迎难而上接收了曾大爷。
转入感染科病房初期,曾大爷仍存在间断高热、气切口反复喷溅痰液情况,感染科团队及时完善血培养及送检痰液等确定病原体,并加强抗感染治疗,护理团队每天准时为曾大爷进行雾化及气切口换药,患者感染得到进一步控制,未再发热,气切口痰量减少。转入第18天,经评估患者符合气管套管拔除指征。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曾大爷成功拔除气管套管,气切口逐渐愈合,语言、吞咽、自主咳嗽、咳痰功能恢复正常。
气管切开是救治危重症患者的重要举措,但亦因一定程度上削弱气道的防御功能,有可能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良好的气道管理,安全高效地拔除气管套管,则是利用好气管切开这一“双刃剑”,加快患者康复,改善其预后的关键所在。
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科团队在诊疗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完备拔管评估的流程,精准把握拔除气切套管的时机,最终帮助曾大爷拔管成功。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