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王馨文报道:这里,是红军长征路上取得第一仗胜利的地方;这里,走出了一位开国将军童国贵少将;这里,也埋葬着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红军师长洪超……7月16日,“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路上学党史”采访调研团一行来到赣州市信丰县新田镇百石村,深入了解了这片承载着深厚红色记忆的土地。
百石村是中央红军长征第一仗所在地,是中央红军长征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主战场之一,是著名的苏区村,村内有红三军团临时指挥部、红军营房、红军标语、红军战壕、洪超师长烈士墓、被红军攻占的国民党军炮楼遗址等革命旧址。
“百石长征第一仗核心展示园是2020年为了纪念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一道封锁线的第一场战斗——百石战斗而建的。”信丰县史志研究室负责人陈忠华介绍。
展示园内,中央红军长征第一仗纪念雕塑巍然矗立,成为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的标志性景观。红军广场宽广庄严,为举办各类纪念活动提供了理想场所。长征第一仗历史陈列室则以丰富的文物与详实的史料,生动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亲历那段峥嵘岁月。忆苦思甜食堂则通过特色餐饮,让人们在品尝中感悟革命岁月的艰辛与不易,增强珍惜当下、感恩前行的意识。长征步道蜿蜒曲折,引领着游客重走红军路,亲身体验革命先辈的坚韧与不屈。
在历史陈列室里,存放了这样一盏十分引人注意的马灯,制作精致,玻璃灯罩厚实透明,铁质灯架虽历经八九十年,有些锈迹,但灯脚上德商、吻者士洋行、NO.323等字样依然清晰可见。这盏马灯就是当年红军送给村民刘声亮老人的。据刘声亮的儿子刘史俊讲,他父亲生前曾经说过:“这盏马灯很多人想要买,但花多少钱我都不卖,因为每一件都是宝贝。”后来,他父亲听说村里要建设中央红军长征第一仗陈列室,二话没说,无偿捐赠给村里的陈列室,并告诉子女要饮水思源,红军送的马灯让它在陈列室更好地弘扬长征精神。
“自展示园建成以来,前来百石村开展红色研学、旅游游客量已超10万人次。”百石村党支部书记陈功发说。随着百石村红色旅游的持续升温,这盏承载着深厚历史记忆与革命情怀的马灯,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不仅照亮了历史的角落,更激发了无数人心中的红色梦想与爱国情怀。孩子们在父母的带领下,或在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中,走进陈列室,凝视着那盏历经沧桑的马灯,仿佛能听到当年红军战士坚定的脚步声,感受到那份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