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蜜蜂舞,又是一年农耕时。“要赶紧加脾,充分利用有利时机春繁。”近日,在赣县区石芫乡山背村,只见油茶林下蜂群飞舞,蜂声嗡嗡,科技下乡帮扶志愿者就扶贫蜂场养蜂生产上门进行技术指导。
赣县区养蜂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赣县生产的蜂蜜就被列为“贡品”,是江西省传统养蜂大县。近年来,随着植被逐步恢复和发展,蜂群繁衍的环境越来越有利,种群数量连年增长,养蜂大户不断涌现,蜂蜜产量年年上升。
但是,随着养殖规模扩大、产量增加,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不少瓶颈,如蜂蜜滞销问题日益突出、蜂种优良性能日益退化等问题,直接导致蜂农养蜂积极性下降,蜂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赣县区蜂业科技志愿者吴新赞在王母渡镇潭埠村蜂场进行技术指导。
山背村发展养蜂产业就是赣县区科普兴蜂、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赣县区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把提升农民科技素养摆在首位,狠抓科技兴蜂助力脱贫攻坚,瞄准蜂业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大对边远乡村支持力度,强化智志双扶。依托江西省科协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工程和江西省农函大贫困地区创业致富带头人帮扶培训工程,围绕提高蜂产品品质、倡导生产成熟蜜、推广蜜蜂良种繁育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创新科普模式,着力打造“科普+扶贫+蜂业”新路子。
赣县区邀请江西省养蜂研究所、赣州市养蜂学会教授专家20余人次,深入蜂业生产重点乡镇开展了21期培训班和入户现场指导贫困户30余人次,受训蜂农1200余人次;并选派5名蜂业科技骨干赴南昌参加全省蜂业科技培训班,并组织协调市养蜂学会名誉理事长樊金生高级畜牧师定期“点对点”蹲点帮扶指导。通过培训和专家入户现场指导,广大蜂农运用科技降低了生产成本,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蜂业生产和经营理念,促进蜂业产业转型升级。全区拥有蜂群数量6万箱,年产蜂蜜900吨,年售蜂群10000箱,养殖规模在100箱以上的大户150户,蜂群饲养规模在万箱以上的乡镇3个,村集体扶贫蜂场3家,蜂业合作社13家,蜂业总产值约5000万元人民币,解决了1000多名山区农民的就业问题,带动了5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今年入春以来,赣县区科协等有关部门抓紧解决影响春耕备耕的技术突出问题,组织科技人员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目前,已为贫困户和养蜂合作社赠送蜂箱180套,接受“线上”技术咨询100余人次,引导科技工作者和养蜂科技示范户通过微信、美篇、抖音等平台发布蜂事技术要点60余次,手把手从零起步教村民养蜂,千方百计帮助蜂农生产优质蜂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增产增收,助力甜蜜事业发展,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