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赣州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制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都市家教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萍乡 新余 鹰潭 赣州 宜春 上饶 吉安 抚州
   县市区共青城 | 进贤 | 吉水 | 南康 | 永修 | 南昌县 | 万载 | 安义 | 新建 | 永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江西网首页  >  赣州频道  >  赣州人物
第一书记杨有园:端起一碗茶 扛起一方责
2020-08-25 18:10:38    来源:中国江西网
编辑:郭家凌    作者:朱海霞
字体:   | 赣州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18507970533
赣州新闻热线:18507970533 网上曝料QQ:1342680324 站长:王盛泉(13803589582 )

  凝聚民心,争当群众贴心人

  扶贫非小事,贵在有真情。群众的思想工作不是立竿见影,就能做得通的,需要驻村干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争当群众的贴心人。

  “杨书记到村任职不到3个月,就准确掌握我的心思,并在一周内为我成功办理残疾证,谢谢他,谢谢杨书记!”贫困户吴兰英激动地说道。

  据悉,吴兰英曾患有腰椎骨症,背部总骨脱落病症,2015年进行了手术治疗,期间听闻她本人这种情况可向当地申请办理残疾证,但不知如何办理,担心要找“关系”,又不好意思麻烦别人,就一直没有去办理。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杨有园内立即向残联咨询办证事项,并协助吴兰英在一周内成功办理了残疾证,也了却吴兰英牵挂4年的一件心事。

  同时,杨有园还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2019年教师节期间,发动社会爱心人士为该村小学教师捐赠了价值2000余元的慰问品,争取了一套价值20000余元的户外体育健身器材,极大改善村民业余活动条件,为助力脱贫攻坚奠定了扎实的精神基础。

  搭好台子,脱贫致富显身手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全面小康“一个不少”。杨有园始终认为,高丘村位于县高新区东区,距离县城5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有信心、有能力帮助全村贫困户脱贫致富,与全国人民一起奔小康。

  在充分分析村情民情的基础上,杨有园与村两委拟定了“就业第一,产业其次,一二产融合发展”的脱贫增收思路,做到分类施策,精准施策,2019年该村贫困户自主发展农业产业的有29户,外出就业的有19户32人,多方位多渠道增加了贫困户收入。

  贫困户袁丛俊,父母均患有智力残疾,家庭条件非常薄弱,但袁丛军本人有较强的上进心。于是,杨有园根据周边有山岭、池塘等实际情况,果断鼓励发展养殖和种植业,并送上相关技术指导学习书,宣讲产业奖补政策。截至目前,袁丛俊养殖鸡、鸭、鹅等3000多羽,种植脐橙5亩,家庭年人均收入达1.4万元。

  近年来,在杨有园与村两委干部的一起努力下,激发了一批又一批贫困户的生活斗志,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展现出你追我赶的新气象。贫困户郭良彬,患有肢体残疾三级,背部佝偻,至今无法直立,生活原来只能依靠政府补助与70多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如今的他,开起了小卖部,经营着各类生活用品,年收入也随着经营额度的提高而提高。生意好了,生活好过了,存款也有了,2019年还对小卖部进行了升级改造,规划了布局,搭起了货架,镶起了瓷砖,小店也收拾的有模有样了。

  面对我们的前往,郭良彬面带微笑地说:“现在不仅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还有我们贫困群众的好干部、好书记,感谢党、感谢国家。”

  如今,老百姓的吃、住、行条件好了,收入高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杨有园和全体帮扶干部的真诚服务得到村民的称赞。

首页  上一页  [1]  [2]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106580009,3元/月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
点击排行
中国人保

稿件请投:1342680324@qq.com

中国江西网赣州分站新闻热线

主编:王盛泉 13803589582
手机:18507970533

热忱欢迎广大网友提供新闻线索!

微信爆料:13803589582

中国江西网赣州分站【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