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民心,争当群众贴心人
扶贫非小事,贵在有真情。群众的思想工作不是立竿见影,就能做得通的,需要驻村干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争当群众的贴心人。
“杨书记到村任职不到3个月,就准确掌握我的心思,并在一周内为我成功办理残疾证,谢谢他,谢谢杨书记!”贫困户吴兰英激动地说道。
据悉,吴兰英曾患有腰椎骨症,背部总骨脱落病症,2015年进行了手术治疗,期间听闻她本人这种情况可向当地申请办理残疾证,但不知如何办理,担心要找“关系”,又不好意思麻烦别人,就一直没有去办理。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杨有园内立即向残联咨询办证事项,并协助吴兰英在一周内成功办理了残疾证,也了却吴兰英牵挂4年的一件心事。
同时,杨有园还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在2019年教师节期间,发动社会爱心人士为该村小学教师捐赠了价值2000余元的慰问品,争取了一套价值20000余元的户外体育健身器材,极大改善村民业余活动条件,为助力脱贫攻坚奠定了扎实的精神基础。
搭好台子,脱贫致富显身手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全面小康“一个不少”。杨有园始终认为,高丘村位于县高新区东区,距离县城5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有信心、有能力帮助全村贫困户脱贫致富,与全国人民一起奔小康。
在充分分析村情民情的基础上,杨有园与村两委拟定了“就业第一,产业其次,一二产融合发展”的脱贫增收思路,做到分类施策,精准施策,2019年该村贫困户自主发展农业产业的有29户,外出就业的有19户32人,多方位多渠道增加了贫困户收入。
贫困户袁丛俊,父母均患有智力残疾,家庭条件非常薄弱,但袁丛军本人有较强的上进心。于是,杨有园根据周边有山岭、池塘等实际情况,果断鼓励发展养殖和种植业,并送上相关技术指导学习书,宣讲产业奖补政策。截至目前,袁丛俊养殖鸡、鸭、鹅等3000多羽,种植脐橙5亩,家庭年人均收入达1.4万元。
近年来,在杨有园与村两委干部的一起努力下,激发了一批又一批贫困户的生活斗志,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展现出你追我赶的新气象。贫困户郭良彬,患有肢体残疾三级,背部佝偻,至今无法直立,生活原来只能依靠政府补助与70多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如今的他,开起了小卖部,经营着各类生活用品,年收入也随着经营额度的提高而提高。生意好了,生活好过了,存款也有了,2019年还对小卖部进行了升级改造,规划了布局,搭起了货架,镶起了瓷砖,小店也收拾的有模有样了。
面对我们的前往,郭良彬面带微笑地说:“现在不仅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还有我们贫困群众的好干部、好书记,感谢党、感谢国家。”
如今,老百姓的吃、住、行条件好了,收入高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杨有园和全体帮扶干部的真诚服务得到村民的称赞。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