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王江宏报道:今年以来,信丰县铁石口镇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以“三化”建设为抓手,打好“四张牌”,激活村级集体经济“一池春水”,走出了一条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新路子。
借助“绿色资源”,打好“生态牌”。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生态保护为路径,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该镇有林地面积7.99万亩,其中公益林5.14万亩,天然林0.75万亩,每年可实现公益林管护补助17万元。同时,依托山林水资源,发展种养业,如极富村通过出租山林500亩,吸引养殖大户养鸡,年出栏量达3-5万只,每年实现山林租金6万元;建华村通过出租水田,引进客商建设龙虾养殖基地,每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万元。
唤醒“沉睡资源”,打好“政策牌”。积极响应上级土地增减挂、光伏发电等各项政策,借助“政策东风”,释放“政策红利”,有效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缺资金”“缺土地”等难题。发动14个村用好土地增减挂政策,2020年实施土地增减挂面积284.37亩,验收通过后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5.5万元,如高桥村实施土地增减挂面积69.66亩,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将增加14.57万元。“十三五”省级贫困村细车村利用敬老院、高桥马古岽保障房等闲置屋顶,向上争取光伏发电指标,建设总规模275千瓦的光伏扶贫发电站,年发电量约25万度,可实现年纯收益约24.5万元,细车村一跃由“贫困村”蜕变成“小康村”。同时,细车村还抢抓中央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政策机遇,在大广高速复线旁,投入100万建设厂房1620平方米,每年可获得租金9.12万元。
激活“土地资源”,打好“服务牌”。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服务作用,积极引进投资主体发展农业产业,为辖区经营主体提供优质服务,当好“店小二”,做好“金牌保姆”。乙口村在县城购置一块508平方米的土地,建设一座5层1668平方米的极富大厦,出租给汽修企业,每月租金2.6万元,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1.2万元;坳坵村通过收取辖区企业土地租金,为企业提供环境维护、招工用人、政策宣传等服务,每年增加村级集体收入约8万元;上塘村通过收取沙场管理服务费,出租老教学点等场地,每年增加收入6万元。
依托“优势资源”,打好“产业牌”。通过党员带领、干部示范,该镇积极探索“支部+大户+农户”和“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推动花卉、甜玉米、油菜等产业发展。九龙村利用临近高速出口交通便利优势,引进花卉企业4家,发展花卉种植400多亩,每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铁石村积极对接,招引客商建设甜玉米基地,流转土地500亩,获得土地租金8.13万元;长远村沿桃江河形成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是得天独的经济作物种植区域,该村建设千亩油菜基地、千亩水稻基地、千亩脐橙基地、百亩大棚蔬菜,获得土地流转管理服务费8万元。
截至目前,该镇14个村实现村级集体收入596.87元,其中经营性收入234.72万元,平均每村16.77万元。实现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上的村有2个、20万以上的村有5个。从“囊中羞涩”到“有钱办事”,从“输血”到“造血”,该镇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增强了,说话办事有了底气和力量,真正成为了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主心骨和领路人。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