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赣州市流感监测数据显示,近期赣州市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及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有所上升,阳性检出标本中甲型流感(H3N2)病毒占80%以上,流感病例报告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我市已进入甲型流感(H3N2)夏季发病高峰期。
流感来势汹汹
不少儿童和成人都接连中招
医院发热门诊也是人满为患
有网友咨询
目前发热患者增多
就诊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能否增加一些发热就诊点
对于网友反映的问题
赣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做出如下回复:
按照国家传染病管理规范以及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就诊流程,流感发热病人就诊应该到正规发热门诊诊治,以便排除新冠感染情况。因国家对发热门诊设置要求高,中心城区除三所三甲综合医院以及市妇幼保健院发热门诊正常运行外,还新增达标运行了市第五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目前中心城区已有五所医院发热门诊正常接诊发热病人,可以满足接诊需求。
当前
我市已进入甲型流感(H3N2)
夏季发病高峰期
预计近期我市流感发病水平将继续上升
请广大市民朋友引起重视!
但也不必过度恐慌,流感可防可控!
以下流感防控知识要记牢:
01
得了流感有哪些症状?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按其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分为四个型别:甲型(A型)流感病毒(H1N1、H3N2亚型等)和乙型(B型,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流感病毒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丙型(C型)流感病毒仅呈散发感染,丁型(D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猪、牛等且未发现人类感染。
流感病毒传染性强,每年可引发大量病例,人群普遍易感。一般患者会突然发烧,体温可达39~40°C,出现乏力、高热、寒战、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常有咽痛、咳嗽等症状,可有鼻塞、流涕、眼结膜充血等(通俗的讲就是“发烧了、好难受、不想动、不想说话、不想上班”)。婴幼儿常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少数患者并发肺炎、肌肉炎、心肌炎、心包膜炎、神经系统损害等并发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婴幼儿是此类重症病例的危险人群。
那出现发热、鼻塞、打喷嚏等症状,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这就需要对普通感冒、流感二者进行辨别:
02
校园如何预防流感?
1、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要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加强教室、宿舍等场所的通风对流,落实日常消毒工作。
2、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的晨、午检(体温测量)和因病缺课学生的追踪工作,发现短时间内出现多名学生有类似症状应及时报告,并做好教室、宿舍、食堂等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的消毒。
3、出现流感样症状的学生,需及时通知家长带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待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方可复课。学生应注意自我隔离,不带病上学,建议居家治疗、休息。老师要做好发病学生病情的追踪随访。
4、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出现流感聚集性疫情要第一时间报告辖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教育行政部门。
03
家庭要如何防流感?
要避免接触出现流感样症状的患者,如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样症状,需及时佩戴口罩,防止传给其他家庭成员,尽量不去人多拥挤、空气混浊的场所。
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常开窗通风。
04
孩子患流感家长该如何护理?
孩子被确诊流感后,病情较轻的可以回家服药观察,而病情较重的则需要住院治疗。家长在看护孩子时,首先要做到及时隔离。隔离后,应将孩子的生活用品、玩具等与其他家庭成员分开,可以煮沸30分钟以上或用乙醇、碘伏、碘酊等消毒剂进行消毒。房间要保持通风。
孩子发热期间要充分休息,适当多饮水,饮食要易消化和有营养,及时退热。
需要注意的是,因儿童在流感期间应用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类药物有发生严重脑病(瑞氏综合征)的风险,故不推荐用这类药物退热。治疗流感的常用药物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
此外,家长不要因为着急而盲目乱用抗生素(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消炎药”),因为抗生素并不能治疗病毒感染,不合理使用还可能导致孩子肝、肾损害,或因耐药出现“超级细菌”感染。
如果孩子持续高热、呼吸粗重或突然出现新的症状,如精神状态差、频繁呕吐或腹泻等,家长应该带其及时就医。
05
预防流感有哪些有效的方法?
虽然流感大多为自限性,但也可发展为重症流感,导致患儿身心痛苦,家长和孩子缺勤、缺课,住院率增加等疾病负担。所以,面对流感,“防”要大于“治”。主要预防措施有以下几个:
1、疫苗接种:目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疫苗可降低感染流感病毒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建议6月龄及以上有意愿接种流感疫苗并且没有禁忌证的人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等重点人群,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护理机构、福利院、托幼机构、学校、监所等场所工作人员。
2、药物预防:尽管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最好的方法,但在流感暴发时,有些特殊情况,如有流感疫苗禁忌证或接种疫苗2周内并未获得最佳免疫效果的高危儿童,在接触流感病人后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紧急临时预防。特别注意的是,家长不要轻易给小于3个月的孩子进行药物预防,一定要听取医师的建议。
3、其他措施:要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动水洗手,并用干净的毛巾擦手;保持环境清洁和室内通风;减少人群聚集,外出要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和口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出现呼吸道症状应居家休息,尽早就医。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