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新闻网 记者曹智健摄影报道:赣州龙南市武当镇横岗村老厅村小组村民赖浩明,是一名脱贫户,也是一个草根“茶人”。2019年,他开始发展茶叶种植业,经过多年辛勤钻研,他种植的手工茶远销广东。赖浩明不仅自己实现了脱贫梦,还成了村民们心中勤劳致富的榜样。
赖浩明的茶山
盘活山场种植手工茶
武当镇横岗村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武当山脚下,下辖村小组14个,常住人口839户,共有建档立卡脱贫户98户402人、监测户6户30人。
2012年,为了养活妻儿老小,赖浩明只身前往广州务工,做起了餐饮服务,虽然收入不多,但也够补贴家用。然而,好景不长,赖浩明在工作中摔伤了腿,暂时无法再外出务工,全家的经济来源成了大问题。
赖浩明介绍,在脱贫攻坚战开展前,他们一家挤在土坯房里,生活条件不好。2018年,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赖浩明一家搬进了三层自建房。“以前的房子不仅雨天漏水,还非常拥挤。搬进了自建房,生活条件变好了,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赖浩明开心地说。
十年来,横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村变成了致富村;坑洼的小道变成了平整的大道;一间间毛坯房变成了一栋栋新房……十年间,赖浩明见证了小山村的美丽蝶变。
扶贫干部帮助解难题
2019年,凭着一腔热血和对茶的喜爱,赖浩明尝试种植了8亩手工茶。由于缺乏经验,赖浩明的茶叶种植之路十分坎坷。种植之初,赖浩明家栽下的茶苗就遇到了问题:茶叶的叶片长得很小,部分芽尖冒出时发黄脱落。赖浩明十分着急,便向驻村工作队寻求帮助。扶贫干部上网查阅资料、电话咨询省里专家,随后帮助赖浩明改善灌溉条件,调节土壤微量元素,解决了这个棘手问题。
种植问题解决了,销售又成了头痛的事情。经扶贫干部介绍,赖浩明了解到网上销售渠道有着便捷、成本低的优势,由于他的茶叶只使用茶麸和花生麸做肥料,不使用化肥,且手工采摘,柴火加工炒制成品,茶叶品质非常好。通过线上推广,赖浩明的农家原生茶摆在了珠海茶友们的茶桌上。
“如今茶叶即将进入丰产期,亩产效益可达2万余元,茶园有了干头,我也有了奔头!”赖浩明脸上洋溢着喜悦。
茶叶一年三熟,每季采摘时赖浩明都需要请10多名乡亲一起采摘,并且向他们免费传授种植技术,乡亲们人均增收3000多元。依托山清水秀盘活一片茶山,赖浩明和乡亲们实现了致富增收,日子越过越好,致富梦照进了现实。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