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伙伴们,你们有没有听过“PEP”这个词呢?PEP是HIV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 Prophylaxis)的简称,说得通俗点,就是HIV的“后悔药”。下面咱们一起来好好聊聊这个后悔药吧。
在介绍PEP之前,疾先锋在这里强调一下,PEP不是万能的,它也不是预防HIV感染的首选方法。最好的预防措施还是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高危性行为。但万一,我是说万一啊,你一不小心,那个啥,暴露了,那么PEP就是你的一根“救命稻草”。
什么是PEP?
PEP指尚未感染HIV的人群,在暴露于高感染风险后,如与HIV感染者或者感染状态不明者发生明确的体液交换行为,尽早(不超过72h)服用特定的抗HIV药物,降低HIV感染风险的生物学方法。
为什么说PEP要尽早?
发生高危行为之后,从HIV进入人体体内再到HIV在T细胞中大量复制的阶段,大约需要72个小时。在这个时间段内,病毒还没有从初始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中扩散到其他的细胞中。通过合理及时的用药,可以防止病毒的复制与扩散。服药过程中,被HIV感染的第一批细胞会死掉,HIV就会从体内中清除,从而不会被感染。阻断HIV,关键便是及时阻止HIV在人体体内的复制。因此,PEP服药时间窗口是非常关键的,越早开始,效果越好。
PEP适用于哪些人群?
所有与暴露源发生了可能导致HIV感染行为的人,均推荐尽早使用PEP。暴露源包括明确的或潜在的HIV感染者。PEP适用人群包括男男性行为者及跨性别女性、HIV感染者的阴性性伴、静脉注射吸毒者、其他有高风险的异性性行为者、性侵受害者等。
服用了暴露后预防药就万事大吉了?
PEP不是随便吃的,它得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抗病毒药物可不是闹着玩的,它们有自己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而且,PEP它的成功率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开始PEP的时间、药物的依从性等等。所以,别以为吃了PEP就万事大吉了,还是得保持警惕,定期做HIV检测。
另外提醒,PEP不能预防其他性病感染。因此,使用PEP期间仍应坚持使用安全套,避免感染其他性病。
PEP副作用有哪些?
总的来说,PEP是非常安全的,约90%的使用者不会出现任何副作用;另外10%的使用者在开始服用药物时,可能会出现短期轻微的胃肠道症状(如腹泻、恶心、食欲降低、腹部疼痛或胃肠胀气)和头晕、头痛。这些症状通常会在几周内消失,不需要停止使用PEP。此外,个别PEP使用者的肾脏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出现这种情况医务人员可能会因此要求其暂停使用PEP。
好啦,说了这么多,希望大家对PEP有所了解。记住,PEP不是万能的,预防才是硬道理。如果你真的不幸暴露了,也别太担心,及时去医院咨询医生,看看是否需要PEP。同时,也别忘了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赣州市疾控中心供稿)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