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刘家喜、张石桥、宗家财报道:“1934年10月15日,红军一部途经浮石乡圳玄村,一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准备转移到赤土畲族乡。就在这里,红军一部与国民党军发生激战,在付出牺牲五六十人的代价后,终于击败了装备精良的国民党部队,成功抵达预定地点。”日前,赣州市南康区浮石乡退役军人、老党员陈昌富正在给重走长征步道的党员干部讲述他的随军故事,诉说了长征途中,红军与老百姓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感人故事,让每位党员感受到了当年红军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和军民融合的鱼水情深。这是南康区用好本土红色资源创新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生动实践。该区引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学好百年党史,学好南康革命斗争史、南康发展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无中生有、敢为人先”的南康精神,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努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有特色、务实效、走前列。
该区充分用好《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改革开放简史》《社会主义发展简史》《中央苏区简史》《南康老区发展史》和赣南英雄模范事迹、南康革命先烈英雄事迹等重要参考材料,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该区各级党组织坚持每月学习日制度和每周例会学习制度,在党员、干部自学为主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交流研讨、辅导讲座、举办读书班等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研讨,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该区还举行图片展、红色歌曲大家唱、红色故事大讲赛等系列活动。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等基层阵地,开展党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书画大赛、“我想对党说”主题征文等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此外,突出青少年群体、贴近青少年需求,开展诵读红色家书、红色经典进校园等红色育人主题活动,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导他们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该区将南康革命先烈英雄事迹,纳入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教育引导作用和当地红色资源优势,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开展“追寻革命足迹”活动,瞻仰参观革命遗址遗迹、革命展览馆、纪念馆,切身感受艰辛历程、巨大变化、辉煌成就。同时,该区深入挖掘南康革命斗争史、南康红色故事,特别是南康在赣南革命斗争史上创造的多个第一,以革命先辈先烈为榜样,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该区正组织创作以工运领袖陈赞贤英雄事迹为主题的大型革命历史题材赣南采茶戏《先驱》,并围绕郭大力、朱伯璜、罗贵波、朱由铿等革命历史人物创作红色舞台艺术作品。同时,加强革命文物和革命旧址的保护利用,提升红色教育培训质量,修缮保护一批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推进全区革命文物连片保护、整体展示,打造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大力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南康项目建设,打造大山脑红军小镇等一批红色旅游经典路线,引导全区上下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感恩奋进,全力推进“融入大湾区,建设新南康”,努力实现“一个新跨越、两个新突破、五个新提升”目标任务。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