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赣州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制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都市家教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萍乡 新余 鹰潭 赣州 宜春 上饶 吉安 抚州
   县市区共青城 | 进贤 | 吉水 | 南康 | 永修 | 南昌县 | 万载 | 安义 | 新建 | 永新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赣州频道  >  赣州人物
彭行:立志造“茯”家乡的追梦者
2022-01-31 21:12:11    来源:大江网
编辑:王盛泉    作者:陈懿涵
字体:   | 赣州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18507970533
赣州新闻热线:18507970533 网上曝料QQ:1342680324 站长:王盛泉(13803589582 )

  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叶景宇明慧、记者陈懿涵报道:彭行,出生于赣州市南康区坪市乡长坳村的一个困难家庭,毕业于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中草药栽培专业。虽然他家境贫寒,但却是个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追梦者。他通过自己的勤劳努力和聪明才智,在广阔的农村找到了一条致富道路,并被推选为赣州市、坪市乡的人大代表。

  逆境之中立鸿志

  2012年期间,因连续的暴雨,导致彭行家中居住的土坯房倒塌。雪上加霜的是,彭行父亲的胰腺炎总是犯病,故家中失去了主要的收入来源,住院两个多月就花费了4万多医疗费。那时的彭行正读高二,家中还有一个读小学的弟弟。

  幸运的是,当年享受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并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彭行家里重新盖起了两层的简易红砖房,并通过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了大部分住院医药费。当地政府还通过帮助其申请医疗救助大病保险,补助了5000多元。2015年期间,通过开会评议,彭行家被评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得益于国家的政策,两兄弟的学业才得以延续。对于党和国家送来的温暖,彭行深深的感于心、印于心,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学有所成,好好感谢政府、报答社会。

  政府帮扶促发展

  2018年2月,面临毕业的彭行萌发了回到农村创业的想法。结合家乡实际情况及所学知识,他相信回家创业一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可是苦于资金短缺及土地承包等现实问题,让他一开始创业就陷于困境。坪市乡政府了解情况后,通过大学生创业贷款途径及政府支持,给予他创业资金方面的保障,并与村委一起做农户思想工作,积极协助彭行进行土地流转。在政府的帮扶下,彭行当年种植了茯苓20亩,亩产1500斤,除去制菌、土地流转、劳务支出等费用外,纯收入达6万余元。

  2019年10月,由于松材线虫病在南方各省蔓延,南康区决定在全区开展松材线虫除治与低质低效林改造相结合项目(下称二结合)。在松材线虫病较严重的松材片区砍伐松树,种植其他树种。彭行经过认真思考,发现利用废弃的松兜种植茯苓,只需要自制菌种和种收劳务支出,极大节省成本。同时,“二结合”项目与茯苓种植在时间节点、技术要求相吻合,又可以将以砍伐的松树桩变废为宝,实现“二结合”变为“三结合”。于是,他主动找到乡政府负责人对接汇报后,经过沟通,最终取得了林业部门认可。

  涌泉之情报党恩

  在自己所创办的赣州福临菌种有限公司不断壮大的同时,彭行没有忘记以实际行动报答党和政府给予他的支持和帮助。为带动村集体经济和村民的增收,他提出了“公司+村集体经济+村民”模式,即采用村集体流转村民松林山地废弃松树桩的使用、管理、收益权,公司再与村集体签订合同,给予村集体、村民每斤0.5元分红。目前,已在南康区坪市乡、大坪乡、麻双乡种植10000亩茯苓,同时带动南康区横市镇、隆木乡种植3000亩茯苓,极大地带动了村民致富。

  彭行特别感激党和政府对他的支持。对于家乡,他希望的场景便是实现“老有所养,壮有所用”,通过在当地利用松兜种植茯苓,有效地提高产业的造血功能。他的创业之路不仅让他全家稳定致富,也带动了南康区的茯苓产业蓬勃发展,更为当地的困难户谋求了一条长期稳定在家门口就业的致富之路。彭行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了新时代追梦者的新风采。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106580009,3元/月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
点击排行
中国人保

稿件请投:1342680324@qq.com

中国江西网赣州分站新闻热线

主编:王盛泉 13803589582
手机:18507970533

热忱欢迎广大网友提供新闻线索!

微信爆料:13803589582

中国江西网赣州分站【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