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李世洪报道:“没想到我做得这么隐蔽还是被你们发现了,看来歪门邪道还真是行不通呀!我这辈子都不会再偷电了!”安远县欣山镇某居民一边在《用电检查处理结果通知书》上签字,一边懊悔地说道。5月17日,安远开展新一轮“反窃查违”专项行动,集中力量严打影响恶劣的窃电用户,并依法予以惩处,形成法律震慑作用。
2021年,安远县共查处窃电累计102起,补交电费及追缴违约金合计212.12万元。安远县虽然不是窃电案件高发地区,但是随着安远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力设施大都架设在人烟稀少的荒郊野外,点多、面广、线长的现状让保护任务比较艰巨复杂。同时,有些地方由于社会环境、治安形势复杂、居民法律意识淡薄等因素,仍存在“窃电不违法”的错误意识,使得保护电力设施的难度加大。
警企合作 “电老鼠”难逃法网
据了解,早在2015年,安远县公安局便成立了“防范和打击涉电力违法犯罪中心”,在打击涉电违法犯罪行为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而在“防范和打击涉电力违法犯罪中心”的带领下,安远县迅速成立相应的办公室,贯彻上级工作部署,使防范和打击涉电力违法犯罪的各项措施得到彻底落实,并在全县范围内进一步筑牢和形成涉电力犯罪的防范打击机制。尤其是供电部门发挥“三位一体”联合机制作用,以警企合作为核心,充分发挥纪委监督作用,调动群众共同参与,让“电老鼠”无所遁形。
今年,国网赣州市安远县供电公司继续强化警企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密切警企沟通与合作;完善案件督办制度,切实保障案件查处的及时性与有效性。
反窃查违 窃电下降近4成
近年来,安远县供电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反窃查违工作,不断创新反窃查违工作方式,提升了反窃电工作水平。加强县直机关部门联络机制,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会,分析研判防范和打击工作重点,有力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成立纪委联合督察组,加大巡查打击力度,确保防范措施落实。坚持“以打开路,防范为主”的指导思想,对发现的各类线索进行彻查,同时加强辖区重点部位清查,加强日常防范工作。加大资金投入,扎实推进电力设施保卫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对各重要生产办公场所、变电站实现保安人员24小时轮流值守,安装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确保电力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同时根据线路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关的电力设施现场警示牌、标志、宣传栏,完善线路的安全设施。
一系列的措施取得的成效也较为明显,2022年安远县窃电数跟2021年同期相比,下降38.26%。
屡禁未绝 反窃电工作任重道远
虽然查处了一批窃电案件,但反窃电工作仍困难重重。“个别经营者为减少企业经营成本,仍不惜铤而走险,实施窃电。”安远县供电公司经理刘晓慧表示。
据介绍,目前窃电新花样层出不穷,其共同特点是:表面隐蔽,毫无痕迹,不开展专业的专项检查,一般难以发现。电能是无形的特殊商品,定量计算不如实物商品精确、直观。长期以来,查处窃电一直存在取证难、查处难等情况。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窃电属于违法行为。对此,呼吁企业和个人不要以身试法、铤而走险,希望社会各界合力营造良好的用电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安全、可靠、优质的电力保障。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