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融合”融出好日子
“欢迎大家品尝我们的粄干粉丝!”老围村一家农家乐前,老板钟玉梅在热情地招呼着游客品尝本地的特色美食——粄干粉丝。老围村深入实施“党建+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粄干粉丝产业,以及脐橙、鹰嘴桃、猕猴桃等特色种植产业,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丰收”。目前,镇岗已种植脐橙17653亩,鹰嘴桃206亩,猕猴桃2810亩,枇杷262亩,翠冠梨214亩,年产值达7300多万元。
同时,老围村围绕“古色围屋、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橙色产业、旧色建筑”等资源,大力推进“五色融合”,提升村党组织带动发展产业“造血”功能,凝聚推动乡村振兴强劲力量。在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下,钟玉梅的粄干粉丝厂每天都能卖出1200斤产品,她一脸笑容地说:“旅游的发展让家里的土特产成了畅销品,现在不仅能照顾家里,每个月还能有1.7万元的纯收入。”
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乡村面貌也越来越美丽。近年来,老围村紧扣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重点任务,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逐步从“摆脱脏乱差”向“追求乡村美”转变。持续抓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水生态治理等,实现了东生围围屋群旅游区村庄风貌立面改造、庭院改造客家作坊、服务设施完备等“百分之百”。目前全村6个村小组的通组路全部硬化,5G信号网络和宽带全覆盖,100%的农户收看电视、饮用安全水、用安全电、上卫生厕,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基础设施不断健全。
美了乡村 醉了游人 富了村民
阳光照在斑驳古老的墙上,光影婆娑。老围村一栋古建筑前,游客们拿着手机在拍照、打卡。近两年来,老围村按照“尊重历史、修旧如旧、延续文脉、保留特色”的原则,修复了一批老旧建筑。据老围村党总支部书记陈彩胜介绍:“改造前老围村大部分房子已破旧不堪,安全隐患大。我们在改造过程中,既注重保护修缮围屋等古建筑,又注重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自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以来,老围村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展现出古朴自然的美丽容颜。
老围村的一系列变化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他们穿梭在“尊三围保卫战”红色旧址,追寻先辈的红色足迹;他们漫步于客家方形围屋,探寻古老人民的生活起居;他们攀上青山之巅,呼吸清新的空气,欣赏壮美山川、云卷云舒。在老围村,时间依旧缓缓,人民的生活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2020年东江源三百山国际马拉松赛途经镇岗乡5个村,其中,老围村接待各地游客13万人次,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旅游“龙头村”,间接拉动消费300余万元,带动就业300余人。2022年老围村村集体经济中仅景区门票分红就达6.4万元。
镇岗乡党委书记唐亮表示,未来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度挖掘老围村红色文化,将红色旅游与东生围4A级景区创建有机结合,完善精品红色旅游路线,把老围村建设成为全省知名的红色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红色名村”成为“模范新村”,走出富有镇岗特色的“民富村强、景美人和”振兴之路。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