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深感困扰:小孩每天作业拖拉,我们家长急得要命。催催催没有用,打打打没有用,讲道理没有用,怎么办?
这“拖拉”二字,在您家孩子身上是怎么表现的,这首先得仔细看看。
识别:“拖拉”,是真是假?
拖拉,文章开头的家长指的是孩子完成作业拖拉。在实际生活中,每个拖拉的背后,都有不同的情形。首先要梳理自己孩子的拖拉是什么样的拖拉。
头脑风暴参考问题:
1.作业拖拉,那么,孩子生活上是否拖拉?比如日常洗漱、收拾玩具、学习用品等,速度如何?
2.观察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家庭出行活动时,速度如何?
3.这种拖拉现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是从刚上学就拖拉,还是过去快,现在慢的呢?
4.和他同年龄的孩子,尤其是同班同学,作业完成时间大体上是几点?快的是什么样?慢的如何?
5.孩子作业完成质量如何?(所有作业一项不落完成,还是丢三落四?字迹清晰还是潦草应付?)
在有些父母眼里的拖拉,也许只是父母认为的,实际上并不是拖拉。有些家长本身是雷厉风行的人,而孩子是个慢性子,可能是因为父母一方,某某“猪队友”的遗传。
有些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非常快,只是做作业慢,那就要分析,是否是心理上对作业有抵触,背后传达的是与人的对抗。
有些“拖拉”,是在争夺权力
有一个案例发生在一对父子身上。儿子11岁,近半年出现作业拖拉现象。一星期里有6天做作业到晚上11点,每天睡得很晚。儿子一向成绩优秀,做事麻利,父母教了孩子很多的时间管理的方法,作业拖拉现象一直没有缓解。
后来了解到,儿子6年级,面临小升初。半年前,父亲给孩子准备了全套小升初复习题。其实,孩子还是那个孩子,孩子在用“拖拉”的方式,告诉父亲,我不想加作业。当然,往深处挖,父亲是权威型的传统父亲角色,在工作中说一不二,将这种管理方式带到了父子相处中。而在以往的父子竞争中,孩子的话语权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即将步入青春期,争夺权力以孩子作业拖拉的形式表达出来。
有些“拖拉”,是在寻求帮助
有个案例发生在“无条件爱孩子”的一个家庭中。小孩上初中,作业需要父母一方在家,才能全部完成,否则,孩子或者作业做到很晚,或者漏做。
问父母,孩子从小怎么养大的。家长说到孩子吃饭也拖拉。上幼儿园了,吃饭也慢,撒得饭粒到处飞,在学校就是最慢的。家里长辈受不了,大多时候帮助孩子喂饭,一直喂到二年级。三年级,孩子不好意思,家长才停下来,孩子自己吃饭。
孩子怯懦,说话声音也小。看似吃饭的小事,对孩子影响却很大。心理影响上,孩子学会了听任长辈安排,免于责骂和啰嗦。
对于这类“拖延”孩子,需要父母建立边界感,做个坏父母。深层挖掘,是不是过于沉迷于好父母的角色,挡住了孩子成长必须经历的风风雨雨,反而剥夺了孩子长大的机会?尊重孩子慢一点,多一点等待,肯定他的每一点努力,一切还不晚。
有些“拖拉”,是在追求完美
有些孩子是完美主义人格,追求尽善尽美类型的,不仅要完成作业,还要保证解答准确,字迹工整美观。万事有度,超过度,就可能带来伤害。
面对作业,小学的作业量,和初中的作业量、高中的作业量对比,那不仅是数量上,类型上也是迥异的。大到年龄划分,儿童期的生活,和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对比,生活内容和重点也是非常具有个性化特点。如果事事追求完美,必然是实现不了,“拖延”带来的挫败感在所难免。
对于因为追求完美而“拖拉”的孩子,父母需要教会孩子“犯错的勇气”、“放弃的智慧”。害怕犯错、害怕做不好,反而容易带来内耗,让孩子更做不好。告诉孩子,成功的人,并不是每一个方面都完美的人;做一个让自己满意的人,只需要做好某些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就够了。
拖拉是坏事,拖拉也是好事。如果你的孩子是个拖拉的孩子,仔细辨别,摆脱孩子不喜欢的拖延,适当学会用拖延满足自己,也是美好的事情。
(作者: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治疗检测室 肖燕)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