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赣州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制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都市家教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萍乡 新余 鹰潭 赣州 宜春 上饶 吉安 抚州
   县市区共青城 | 进贤 | 吉水 | 南康 | 永修 | 南昌县 | 万载 | 安义 | 新建 | 永新
汛期来临,快来掌握防病要点!
2024-04-09 17:11:35    来源:大江网
编辑:刘芯燕    作者:
字体:   | 赣州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18507970533
赣州新闻热线:18507970533 网上曝料QQ:1342680324 站长:王盛泉(13803589582 )

图片来源:赣州疾控

  当前,赣州市已进入汛期,降雨天气明显增多。暴雨、城市内涝等洪涝灾害易导致环境污染、蚊蝇、鼠类等病媒生物孳生等问题,进而易引发各种传染病。赣州疾控提醒您在做好汛期安全的同时,也要注意预防肠道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皮肤病等疾病的发生。

  一、汛期哪些传染病容易发生?

图片来源:赣州疾控

  二、如何预防这些疾病?

  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来源一般是病人的排泄物,病人往往是进食了受污染的食物和水而发病,苍蝇是常见的传播媒介。

  预防措施主要是养成良好的个人饮食卫生习惯,严防病从口入,做好“三管一灭”(即管理好饮食卫生、饮水卫生、粪便卫生和消灭苍蝇)和个人卫生。

  1.管理饮食卫生

  生熟食品要分开,食物要煮熟煮透,餐具须清洁并消毒后使用,进食前要洗手;不生吃蔬菜、瓜果等生冷食物,水产品和海鲜食要煮熟煮透,生冷食物容易繁殖细菌,食后易致病。特别注意,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肉。

  2.管理饮水卫生

  做到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洪涝灾害期间,家庭装水的缸、桶、锅、盆等可投放漂白粉精片消毒;对蓄水池、水井,可使用漂白粉消毒;混浊度大、污染严重的水,必须先加明矾澄清后再消毒,至少煮沸5分钟后,方可饮用。

  3.管理粪便、污水处理

  不要随地大小便,排泄物和垃圾要排放在指定区域,特别是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未经消毒,不准乱倒。

  4.消灭传播媒介

  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消除和控制苍蝇孳生地。采取各种措施消灭苍蝇、蟑螂、老鼠。

  5.疾病早防早治

  洪涝灾害期间,一旦发生肠道传染病症状应及时就医,特别是发热、腹泻病人,要尽快佩戴好口罩前往发热门诊或肠道门诊就医,尽量减少与其他人员接触。

  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长期存在,在野生动物间流行,并在一定条件下会感染人类的疾病。由于洪灾期间自然环境的改变,包括温度、湿度、水位及媒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影响了病原体、传染源、传播媒介和宿主的生长繁殖和生活习性;另一方面,灾区群众居住条件恶劣、营养不良、精神心理压抑,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及灾区卫生防病措施被损害等,均易导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和暴发。

  预防措施

  1.洪灾后要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食物保藏等工作和消毒工作。

  2.要发动群众,做好防虫防鼠,杀虫灭鼠为重点的综合措施。

  3.加强家畜的管理,管好家畜传染源(猪、犬和牛等),不让粪尿液直接流入水中,对粪尿要发酵才能施用。提倡圈养猪,搞好猪舍的卫生。将家畜用水池塘与人用池塘分开等。

  4.避免和疫水接触。不在可疑疫水中游泳、洗衣物等,下水作业尽量穿长筒胶鞋,保护皮肤不受病原体侵袭,不喝生水等。

  5.对发热病人的血、尿和宿主动物排泄物及其污染器物以及死鼠等,均应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6.必要时接种疫苗和预防性服药。

  皮炎

  洪涝灾害发生后,尤其是内涝积水长期不退的地区,皮肤病的发病率很高,主要是指人体四肢由昆虫叮咬、污水浸渍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炎性感染。洪涝期间发生的皮炎,除因抗洪抢险、打捞抢收庄稼引起的浸渍糜烂型皮炎、蚊蜢叮咬后搔抓引起继发性皮肤感染外,多为动物尾蚴皮炎。

  预防措施主要是做好个人防护、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及时治疗。

  1.应尽量少接触洪水,注意个人防护,若发现皮肤有破溃,应暂时不要下水,条件允许时应穿戴防护用具。

  2.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扫卫生死角,清除积水,疏通下水道,清除昆虫孳生地。

  3.一旦发生皮炎,应避免搔抓,用炉甘石洗剂等涂抹患处,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赣州市疾控中心供稿)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106580009,3元/月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
点击排行
莲花发展集团
中国人保

稿件请投:1342680324@qq.com

中国江西网赣州分站新闻热线

主编:王盛泉 13803589582
手机:18507970533

热忱欢迎广大网友提供新闻线索!

微信爆料:13803589582

中国江西网赣州分站【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