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赣州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制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都市家教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萍乡 新余 鹰潭 赣州 宜春 上饶 吉安 抚州
   县市区共青城 | 进贤 | 吉水 | 南康 | 永修 | 南昌县 | 万载 | 安义 | 新建 | 永新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赣州频道  >  赣州人物
【中国的脱贫智慧】从贫困户到励志典型 赣州许天洋用行动诠释“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2020-11-23 17:19:46    来源:大江网
编辑:郭家凌    作者:廖云萍
字体:   | 赣州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18507970533
赣州新闻热线:18507970533 网上曝料QQ:1342680324 站长:王盛泉(13803589582 )

  编者按: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决战倒计时。近年来,江西全省上下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全面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感恩奋进、尽锐出战,实现25个贫困县全部脱贫、305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效。

  脱贫攻坚的路上,赣鄱大地涌现出一批批先进个人,他们满怀激情,用智慧和勇气,带领大家走上致富之路。从5月14日起,中国江西网推出系列融媒体报道,聚焦脱贫攻坚中涌现的感恩奋进典型人物,讲述他们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的感人故事。今日,推出第四十五篇,走近赣州市会昌县西江镇湾兴村许天洋。

  统筹:大江网地市新闻部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廖云萍报道:“宁可苦干,不愿苦熬”赣州市会昌县西江镇湾兴村55岁的许天洋不止一次这样讲过。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同残疾的妻子一起,靠勤劳的双手在苦与难中摘掉穷帽,实现脱贫致富。

许天洋(中)在扶贫车间工作

  自强自立用双手改变人生

  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任何一场灾难都是毁灭性的,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此时更是雪上加霜。2001年,对于这个中年汉子来说,那场疾病是他一生的痛,那时的他被检查出患有股骨头坏死症。此时,上有上了年纪的父母,下有2个未成年的孩子,后因住院治疗的费用高达几万从而放弃治疗,导致终身残疾。

  最初,许天洋每日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寻思着,一个不能干活,不能养活家人,反而会拖累家人的男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面对残酷的现实,许天洋的精神几近崩溃,他想到了死。可面对父母、妻儿一天天的陪伴、开导,让他重拾信心。从此,许天洋开始了和命运的抗争。

  在湾兴村,谁都知道许天洋是个不向命运低头的人。拖着残疾的双腿,他学会了开三轮车;拖着残疾的双腿,他和常人一样靠双手赚钱,他凭着惊人的毅力勉强维持着全家人的生活。

  2014年,因许天洋家中妻子、母亲,包括自己在内三人残疾,父亲患有严重的哮喘疾病,便被精准识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从此,他享受到了国家对贫困户的医疗政策,不再为看病吃药的钱而发愁,不再为孩子的教育而担心。在享受着政府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许天洋的干劲更足了。用他的话说“我不能辜负了党的好政策,不能做等靠要,我要对得起政府对我的关心。”

  每天早上7点多,许天洋便骑着残疾人专用三轮摩托车,带着同样肢体残疾的老婆,去离家不远的西江镇扶贫车间做简单手工活,直至晚上8点钟才收工回家。许天洋在工厂里做事,每月工资收入多则1000元左右,少则有7、8百元,妻子的情况更好一些,收入比许天洋多百来块钱。夫妻俩就这样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只要工厂有事做,他们俩就高兴,一直坚持着,不管刮风下雨亦或冰雪天气,从不间断。

  知恩感恩勤劳路上奔小康

  许天洋是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西江镇湾兴村人,身残志坚的他在脱贫路上奋勇当先,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被当地政府部门表彰为“2017年最美家庭”“2018年最美脱贫人”他不仅是当地脱贫的的典型,而且还是励志典型人物。

  他凭着一股顽强的毅力和“不等不靠”的信念,在党的好政策下,发展了鸡鸭养殖业,所有收入用于支持2个儿女接受良好的教育,目前他儿子已大学毕业考上研究生,女儿即将参加高考。许天洋动情的说:“有了党的帮助,我再苦再累,也要把两个小孩供出去、读好书,让他们长大后有出息,将来还要过上好日子,还要报效祖国!”

  作为一个残疾人,那个每天伴随着他的三轮车,已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他为此也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厂里上班,上厕所就是一大难题,为此他必须骑着三轮车回到家中,使用自家的残疾人专用厕所才能解决大问题。如今,通过他们的自身努力,全家人不但彻底摆脱了贫困,而且政府兜底保障收入加上夫妻俩的务工收入,人均收入达到了近一万元,一家人其乐融融,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在湾兴村,不等不靠、勤劳脱贫的许天洋,只是会昌县众多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一员,许多贫困户也都和许天洋一样,在摆脱贫困的路上,在政府的帮扶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106580009,3元/月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
点击排行
中国人保

稿件请投:1342680324@qq.com

中国江西网赣州分站新闻热线

主编:王盛泉 13803589582
手机:18507970533

热忱欢迎广大网友提供新闻线索!

微信爆料:13803589582

中国江西网赣州分站【联系方式